【领展逼迁】大围冬菇亭97年有冷气、大龙凤 街坊曾设豪华婚宴
大围显径邨有个与别不同的冬菇亭,97年就设有冷气、有一对大龙凤、摆过几场豪门宴和婚宴,散发酒楼气派,却同时卖着19蚊一碗叉烧饭。“钱不用赚到尽,够就可以。”金城老板林长才(才哥)说。
摄影:张浩维
全港首个冬菇亭设冷气 变身平民酒家
我们对于冬菇亭的想像大概是:大排档、热、污糟、惹味小炒,地道、上不了大场面,而金城却颠覆常规。
1997年,香港正值风云色变,有人走,有人留。金城前老板-才哥的叔叔,他是决定走的那个,留下逾9,000呎的冬菇亭舖位;才哥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在大围某处经营间小店,店小只坐得下几个人,他决定留下。“阿叔问我有冇兴趣,当时后生,梗系咩都唔怕。”一句不怕,才哥接手显径邨冬菇亭,改名为金城。
金城前身是一间海鲜酒楼,走高档路线,并设有冷气。才哥接手后,翻起红地垫,铺上地砖;换走大鱼缸,改成烧腊部,不卖龙虾鲍鱼,卖9蚊一碗叉烧饭。同时,把舖位划分金城茶餐厅、饼店和金城小厨,早市饮茶,晚市变身镬气小炒。厨房师傅大多在老派酒楼揸过镬铲,小炒以外,还有酒楼菜式。
于是,这个冬菇亭既有冷气,又是平民酒家,如冬菇般普通平凡,却能配搭多种菜式。
大龙凤冬菇亭 摆过豪门宴、婚宴
金城不走海鲜酒家高档路线,但同样霸气。走入金城小厨,灰白天花和地砖,一片明亮,再深入一点有惊喜,赫见一面红丝绒墙,中间有福、禄、寿三位“老人家”,头上一个囍字,左右伴随一对金龙凤。披着冬菇亭外皮,内里是酒楼格局,这龙凤非乱添,真的见证过一对新人百年好合。
冬菇亭摆酒一样够气派,老板娘林太说:“有街坊在此筵开12围婚宴,每围$12000!”摆过新婚宴,也摆过豪门宴。才哥指过往四、五年都有客包场,摆满12围。做得豪门宴,鲍鱼刺身龙虾不可少,“街坊系食食物质素,唔理环境。”餐牌却怎翻也没有这些菜式。“佢(客)想食咩咪整咩畀佢啰,佢想要干鲍,就要早一星期整定。”平日,也有客人点些餐牌外的小菜,才哥一向随意,“当系挑战啰,佢想食、觉得好味就得啦。”
沙士期间晚晚满座 “一班朋友救返我”
甫入店,跟才哥打了声招呼,他就未停过下来。听电话、回应伙记,还有招呼熟客,那时才不过下午五时,未算正式开晚市。金城的营业时间为早上5时至凌晨1时,以为做饮食最辛苦是日做夜做,才哥却不以为意答:“我惯咗,唔觉辛苦。”他笑言自己是杂工,什么都要做,“洗厕所都自己嚟!”
此时,熟客拿着饮茶的茶杯放到才哥面前,“来,才哥,讲咁耐口干了。”才哥笑一声:“肥仔,几时来吃我们最后一餐啊!”肥仔没答,只拍一下肩,说一句“好唔舍得你啊”便转身回位。才哥拿起杯,一饮而尽,然后说“这不是茶,是酒啊!”老板任由熟客当金城是自己屋企,熟客也把老板当朋友。“沙士时候,全靠一班朋友救返我(生意)!佢地晚晚嚟,你谂下,沙士都可以满座!”沙士期间,全大围到夜晚,只有金城一直灯火通明。
结业前,问老板最不舍是什么,不是答半生的心血(生意),而是想也不想便应:“一班街坊朋友,我开店后识咗好多朋友!”有100个吗?“点止一百个,廿几年嚟识咗几百个朋友!”才哥慨叹,有些老客都长眠了。
“啱啱有赚就算喇”冬菇亭成街坊聚脚点
70年代面世的冬菇亭属屋邨配套,为了切合过往市民光顾街头小贩的生活模式。于是,1974年至1988年期间落成的公共屋邨多有冬菇亭,高峰期全港更有逾55个冬菇亭,200多个熟食档位。金城走过冬菇亭全盛时期,挨过沙士,叉烧饭由$9加到$19,依旧是平民价,“咁多年好少加价,加五毫一蚊。你加咁多,叫啲阿婆点食?”才哥痛斥过领展“赚到尽”,他自言三个仔女都大了,负担少了,“啱啱有赚就算喇,要回馈社会,所以都是平民价,薄利多销。”
听罢,隔壁桌的街坊马女士搭嘴,她自嘲为伤残,“佢(老板)好好,我有类风湿,边度都去唔到。成日落嚟食嘢,佢好照顾我哋。”才哥疼爱食客,马女士带了一盒青提子来,光明正大吃,老板没说什么,反笑她:“她(马女士)呀,不饮酒又同我哋饮,跟住醉咗,我送佢返屋企呀。”才哥说完,又转到另一台,继续与客人谈笑风生。
为何以金城命名,老板娘说:“睇相佬话‘城’和‘金’都旺我老公。”对,“金城”旺足28年,可惜算漏了领展。金城小厨将于5月14日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