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电车文化馆三月恐结业 昔日遗物或消失于大众视野
位于山顶广场的电车文化馆,展出大量上世纪的电车物品:木籐椅、收银机、总电制、打孔机、车票、相片…… 文化馆将于三月约满,如未能找到舖位搬迁,将会从此消失。馆长李俊龙(Eric)自小迷上电车,以电车为乐,长大后为电车写书、设计纪念品、搞展览,更为香港找回不少已漂洋过海的旧物,填补了电车史一块块遗失了的拼图。
摄影:吕嘉丽
电车文化馆面积只有200呎左右,但五脏俱全——店门口转角位仿电车头设计,店内玻璃柜展出大量电车模型及玩具等藏品,对面则摆放李俊龙一手设计的几款电车玩具,他笑着忆起:“这是为了弥补儿时的遗憾。那时香港市面只有巴士及火车玩具,我唯有买架火车回来,自己在纸盒上画电车,套在火车上玩。”
馆内摆放两张电车座椅,左边是1950年代制木籐座椅,右边则是现时由铝及木组成的座椅,两者代表着新旧交替:“我觉得每个年代都需要自己的一款电车。我不会只是怀旧,觉得电车要停留在以前的面貌。像要加冷气,我绝不反对,这是时代所需。电车每年载客量都在降,我们需要想办法制止。”
“这交通工具像我的老朋友”
33岁的Eric自5岁已成为电车迷,“叮叮”声一直伴随着Eric成长。他儿时住西湾河,窗外便能看到电车,曾目睹第一架电车驶入刚运作的西湾河车厂。最初吸引“小Eric”注意的,是电车上的广告。当时巴士广告仍未盛行,有也只是一条横额式广告,唯独电车会整架车包装,成为一则会动的巨型广告:“像Olympus相机广告,将电车灯设计为镜头”。那时候,他的生活圈都沿电车轨走,上学、放学、跟妈妈去铜锣湾买𩠌,都乘电车。
Eric妈还记得:“带他去买𩠌,他最喜欢坐上层车头,企足全程,倒不会累!”闲时,他跟玩伴就在路轨扮电车、放汽水罐在车轨上玩,或只是“宅”在家中,站在窗前放空,看电车看足一个下午,还会背诵电车上的广告:“这交通工具像我的老朋友,陪伴我成长。”
珍藏四散:外国爱储旧物 中国人爱大扫除
“我的志愿”是小学生必作文章,Eric原本写上“电车司机”,不过被父母劝阻。长大后,他也明白坐电车比揸电车舒服,毕业后亦一直做文职。然而业余对电车爱好,却成为了他生活的动力。
11年前左右,有独立经济能力后,Eric开始到处搜罗电车相关物品,从拍卖网购回很多旧电车票、电车玩具、制服徽章、旧电车公司文书、明信片等,他说:“很有趣,香港很多旧东西落了在外国人手里。外国人都喜欢储旧物,中国人才喜欢大扫除。”这些物件曾随着香港回归由英国人带走,漂洋过海,又因为Eric重回家乡。像是一件1960年代的塑胶电车玩具,写着“Made in Hong Kong”,“当时主要是作出口销售,香港少有。车身保存得不错,没像其他般甩了天线或没纸盒。”一件玩具,买回来近千元港币,自称出身基层的Eric觉值得:“别人爱买衫买鞋,我就花在电车上。”同期,他在网上论坛跟一群朋友成立了“电车迷会”。
这些拍回来的物件,很多连电车公司都没保存,办展览时更会问电车迷会借藏品。Eric忆述:“九仓1989年转车厂时丢了很多东西,我当时只有5、6岁,看到很多制服、打孔机,一箩一箩的当垃圾丢走。当时的人没觉得要保存吧,如果现在的我回到当时,我一定会捡回家,哈哈!”
从电车迷、到展览搞手、到电车文化馆馆长
这些年来,Eric业余时间几乎全投放于电车,因此练得“十全武功”,一人身兼多角:写书、搞展览、搞导赏团、看舖……没设计根底,却设计出数款不同年代的电车玩具模型,自己画版、找厂商、投资十数万才能做一个模型,很大风险,想回来也觉得当时很“搏”,“很易仆直”。这种钟爱,旁人难以理解。他妈妈口说不明白,却时常替他看舖。
Eric从没想过搞电车文化馆,经验只靠一点一点的努力累积。2011年,山顶广场跟电车公司举办电车展览,邀请电车迷会一起筹备及展出展品。当年他主动跟电车公司洽商,取得授权,为电车设计不同纪念品,如电车玩具,便是为“弥补儿时的遗憾”。展览后,山顶广场见反应甚好,建议他们长期摆小档展出电车旧物及卖电车纪念品。2013年,广场更建议他们入舖,以合作形式租出舖位,便成了现时的“电车文化馆”,靠卖纪念品维持收支平衡。这几年间,Eric跟电车迷会也写了几本电车相关的书如 《香港电车:叮嘱110年》与《香港电车百年情》等介绍电车历史。
近日知道山顶广场的舖位不获续约,Eric四处寻租,发现同等租金的舖位只有90呎左右。他曾向PMQ问价,发现租金昂贵;若借用官地或半官方的手续又繁复费时得令人却步。在寸金尺土的香港,不知道有没有地方仍容得下一间小小电车文化馆。Eric盼望有心人廉租,让文化馆在二月底前搬迁,不然难以继续营运:“香港已有百多年交通史,但没有像外国般有自己的交通博物馆,却去起故宫,很失望,政府自己都不重视自己的文化。”
有时候目睹简单一幕——小孩兴奋地扑向电车玩具、拖着父母进文化馆、父亲忆述当年电车境况……已教Eric满足:“文化馆是一个据点,盛载港人交通与生活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