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师惨过做学生?教师下课后衣着要“专业” FB发言都要管?
为人师表,将来有可能落街买𩠌也要穿西装、打领带?《香港教育专业守则》掌握吊销教师牌照的生死权,近日教育人员专业操守议会建议修订守则,被指干预教师自由,包括要求教师下课后的“言谈举止与行为操守以至仪容衣着”也要“符合身为一个专业教育工作者的标准”。有教师指,守则干预他们的生活自主,担心日后落街买𩠌也要穿西装,又批评该议会没充分咨询教师。
上课下课衣着仪容要“专业” 行为失当可被吊销牌照
事源于教育局辖下的“教育人员专业操守议会”上月提出修订《香港教育专业守则》(下称《守则》),向各教育团体咨询。根据教育条例,教育工作者如有“专业操守问题”,最高惩处可被吊销牌照。
《守则》的修订内容具争议,引起网上不少讨论。例如《守则》提及教师在“个人言谈举止与行为操守”方面,“在学校内或学生前,无论上课时或下课后,言谈举止与行为操守以至仪容衣着,均应符合身为一个专业教育工作者的标准”,及“应避免在其个人/学校的互联网社交平台(如脸书、微博或WhatsApp等即时通讯软件)发表或谈论有违或损害专业形象的文字、图片或影片”。
12年中学教师:离开学校后 应有生活自主
任职中学教师12年的洪翠兰曾在不同学校任教,她直指有关衣着的修订内容“无稽”,因为学校平日已有潜规则:“Dress code是smart casual”。教师会观察同一所学校内的校长及其他教师的衣着并融入。她指现时不同学校对教师的衣着有不同接受程度,例如有学校不接受教师穿无袖上衣、皮面波鞋、民族单色麻质上衣等,但也有学校接受“企理”的牛仔裤。有些校长会礼貌地告诉教师“今天没穿得那么‘decent’”,教师以后便会避免再穿同类衣着:“大多数教师都已有默契,知道何谓合适。现在要为衣着定守则,难道是要教师像律师或医生般穿,才算专业?”
她指,教师穿什么,也要视乎学校本身的社经背景,不应标准化:“如果学生是基层,你穿西装,便会跟学生有距离感。”她认为,穿得“casual”一点,或可拉近跟学生的距离。她认为衣着是表达个人风格特质的方式,某程度上衣着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校园本已经枯燥,如教师穿得没那么闷,学生也或会专心一点,如果连教师的衣着也要标准化,校园便失去活力及生气。
至于下课后的衣着也要“专业”,她慨叹:“教师平日已经很累,在学校内自己会较拘谨,如果连回到家中落街都要顾及形象,就‘死得喇’!教师离开学校后,是自己的生活空间,应有生活自主。”
字眼含混易引起误会 咨询只有两个月
教育评议会前主席邹秉恩早前撰文指有关衣着规定的批评为“过份解读”,但教育人员专业操守议会前副主席兼中学教师方景乐指,“下课后”可被解释为24小时、“即是全天候,包括睡觉时”:“难道我带女儿落街买𩠌,也要穿办公室衣着?”
另外,要避免个人/学校的社交平台“发表或谈论有违或损害专业形象的文字、图片或影片”一项,曾任教小学两年的郭老师指,有时教师想教好学生,要先打好关系,少不免要用跟学生相若既语调或用词:“如果在社交平台都要用‘老师认真TONE’说话,鬼理你咩?”
方景乐指,修订内容中有些字眼如“专业形象”的定义含混不清,容易引起误会,变相令教育局可任意决定是否吊销一个教师的牌照。他指,是次咨询只有不足两个月时间,且只叫教育团体出席咨询,教师个人没收到通知,对比1987年订立《香港教育专业守则》时咨询了3年,每个教师也发问卷,是次咨询粗糙、条文专业欠奉。
持份者如对是次修订有任何意见,可于1月23日前,邮寄或传真至教育人员专业操守议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