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无家者展】本港野宿屡遭清场 台露宿者:家当受法例保障
你是否觉得瑟缩街头的露宿者好吃懒做?因不愿付出而沦落成露宿者?这是很多人对无家者的印象,但其实,现时本港不少无家者有工作,奈何昂贵的租金令他们要野宿。 今日,社协联同台湾芒草心慈善协会举办《港台无家者图文展:第一次两地联展》冀《无家者-港台生活志》展览开幕礼,该展览是香港、台湾两地首次合作,让市民深入了解两地无家者的照片及故事,比较两地政府对无家者政策的不同。
根据社署资料,于2018年12月香港已登记露宿者的人数为1270人,较2011年的511人上升了近1.5 倍。社协主任何喜华称,自己过去20多年一直关心露宿者问题,而社协过去亦曾举办过露宿者相关的展览,何喜华表示,“希望露宿者可以系我地城市消失,点知近年越嚟越多。”本港楼价高企,大部分街友因交不起租而露宿街头,“佢地挨生挨死都交唔起租”,何喜华认为街友露宿街头不只是个人问题,亦是政府的问题。
住屋租金太高成露宿友一大困境
台湾芒草心慈善协会代表及三名台湾无家者亦受邀来港,探访香港街友、资助宿舍及分享港台对无家宿的政策。芒草心秘书长李盈姿称,昨日与台湾的露宿者夜访了本港街友,了解到本港居住的困境。李盈姿称,港台两地最低工资一样,惟物价相差甚远,她认为本港露宿者面对最大的困境是住屋租金太高,惟不少街友可申请公屋“上楼”。但现时台湾可提供给街友的社会住宅,即台湾的公屋,只有1.1万户,街友甚难可申请到公屋。
台湾《社会救助法》 让无家者与社会和谐共存
是次的港台无家者展览,除了分享无家者的故事,亦借此关注两地政府对无家者保障制度的不同。本港不时出现露宿者被赶、物资被扔的问题出现,他们受不到法律的保障。反之,台湾政府以《社会救助法》第17条“游民安置及辅导”及《县(市)游民安置辅导自治》条例,保障无家者,如政府划出指定位置供无家者摆放自己的物资,并由社会局负责统一发放杂物袋及专责人员管理物资,让无家者与社会和谐共存。
台湾政府向街友提供杂物袋
现时台湾7成无家者有工作,是次活动有三名台湾露宿者来港,他们三人均有工作。露宿者阿宽带来了台湾社会局派发给无家者的杂物袋,他解释现时的杂物袋是改良版,可以防水的,容量非常大,甚至连棉被也可放得入。阿宽称,他们白天上班时可以将装满家当的袋放在指定地方,“有人集中管理,工作时(家当)不会被当垃圾丢掉。”
除了家当有地方安置,阿宽现时在台北饶河夜市一家浪人食堂工作,该食堂专为街友提供工作机会,待他们有足够工作经验时,可有信心回归社会。
社协希望透过活动,促使政府设立仿效台湾,设立“无家者友善政策”,如订立法例保障无家者权益;增加现时无家者宿舍宿位。是次展览于2019年4月30日至5月6日于香港文化中心地下大堂举行,展览亦设有无家者真人导赏,让市民了解港台街友情况。
《无家者-港台生活志》展览公众导赏第一场:2019年5月3日(星期五) 晚上8时 至9时半第二场:2019年5月4日(星期六) 下午2时 至3时半第三场:2019年5月4日(星期六) 下午4时半 至6时正报名留位 名额有限 先到先得 ( 名额以订购《无家者》书籍人士优先)报名表格:https://bit.ly/2VUWqc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