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展览】困境中盼望有瓦遮头 港台两地《无家者》展览

撰文: 苏炜然
出版:更新:

在这忙碌大城市,繁华照耀不到的桥底、角落处,无家者忍受着旁人白眼,只渴望可以找到有瓦遮头。《无家者 - 港台生活志》摄影展览于4月30日开幕,透过照片让公众了解香港或者台湾无家者的状况。根据社署数字,本港露宿者人数在过往7年间倍增,由2011年511人增至2018年的1270人,每一位无家者流落街头背后的故事都不一样……隔着大海,台湾亦有类似的情况,面对昂贵租金、恶劣的住屋环境,无家者数字不断上升。香港社区组织协会于是与台湾芒草心慈善协会合作促成这次展览,香港部分由摄影师雷日升拍摄,台湾部分则由摄影师林璟玮及杨运生拍摄。“01影像”挑选其中香港部分照片刊登,读者想了解更多他们的故事,或者想知道台湾无家者的状况,可亲身到展览参观。图、文:由香港社区组织协会提供图片编辑:苏炜然《无家者 - 港台生活志》摄影展览详情:日期:4月30日至5月6日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10时地点:香港文化中心地下大堂E3展区导赏:5月3日下午8时至9时半5月4日下午2时至3时半5月4日下午4时半至6时半

(雷日升/香港社区组织协会)
通州街天桥底曾经有过百名无家者在此找到栖身之所。现时政府以铁丝网围封至不剩一人。一街之隔,正有呎价过二万的豪宅陆续入伙。(雷日升/香港社区组织协会)
(雷日升/香港社区组织协会)
浪子回头不难,但破裂的感情与关系,却不是轻易可修补。眼见儿子已成家立室,前妻生活安稳,兴叔也不敢打扰他们,“自己污漕,不想整到他们屋企”。(雷日升/香港社区组织协会)
(雷日升/香港社区组织协会)
星哥因脚患的原因,难以承租较廉价的高层唐楼,只能在天桥寄居。封桥后,唯有再露宿于其他位置,社工暂时也未寻找到他的落脚点。(雷日升/香港社区组织协会)
坐轮椅的发哥,因为租不起地产舖门口广告的4500元月租有电梯的㓥房,他唯有睡在地产舖门前“发个好梦”……(雷日升/香港社区组织协会)
(雷日升/香港社区组织协会)
2006年在文化中心找到雄爷,当时社工邀请他参与无家者足球队集训3个月,可惜他太嗜杯中物以至未能入选出征“无家者世界杯”……过去十多年,他仍是老板喜爱的水吧及外卖伙计。(雷日升/香港社区组织协会)
左手拖车,右手拉箱,肩膀挂著大小二袋,60岁的Maymay每晚步履蹒跚,独自在街上徘徊,寻觅容身之处。凌晨她走进麦当劳,但求卸下包袱,找个灯光不太刺眼的隐蔽处,伏在桌上渡过一晚。相比身上包袱,她走过的一生更沉重。(雷日升/香港社区组织协会)
(雷日升/香港社区组织协会)
(雷日升/香港社区组织协会)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对阿荣来说,40岁亦是一大关口,随关口越渐接近,阿荣开始感到生活不应再沉沦于赌博中,去年底寻到一份仓务的全职工作,并获雇主提供住处,告别流浪。生活由百无了赖,终日只依赖智能电话打发时间,慢慢变得充实,更参与了无家者跑步队,定期运动。(雷日升/香港社区组织协会)
(雷日升/香港社区组织协会)
曾居于澄平街隧道的阿强,2015年政府将其个人物品曾全部丢弃……最近阿强租住了上海街1885元月租的床位,因为有木虱,睡不著的晚上他会走到快餐店继续睡觉。(雷日升/香港社区组织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