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屋获奖】香港首夺联合国保育大奖 草根主导倡社会价值成先例
刚于本年完成复修的湾仔蓝屋建筑群保育计划,昨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颁发本年度的亚太区文化遗产保育奖项“卓越大奖”(Award of Excellence),为本港首个历史建筑保育项目,获得这个最高荣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委员会指出,项目在湾仔这个承受世上最大房地产市场压力的地区,拯救了最后一个工人阶级社区,更以“史无前例”来形容参与此计划的租客、社工及保育人士所付出的努力,是一场“草根倡导的保育运动”。而这种“留屋留人”的保育理念,会对其他同类社区带来启发。
位于湾仔石水渠街的蓝屋群,是由3幢建于1920、1930及1950年代的唐楼组成,并以其外墙颜色称为蓝屋、黄屋和橙屋,其中蓝屋及黄屋分别获评定为一级及三级历史建筑物。蓝屋以砖木结构为主,是本港仅存有阳台的唐楼。
负责营运活化蓝屋计划的圣雅各福群会,以“留屋留人”为保育理念,复修工程在“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资助下展开,并于本年完成。此项目的最大特色,是既保留单位让原居民回迁(共有8户),亦推出“We哗蓝屋好邻居计划”,将6户蓝屋及6户黄屋单位,以低于区内唐楼租金的价钱招租,入住条件是新住户要投入邻里活动,并以个人专业或专长与邻舍互助,促进社区共融。圣雅各福群会对于今次获奖感到惊讶,认为是“对蓝屋‘留屋留人’的保育活化理念的肯定”,他们马上跟街坊分享消息,并称“有街坊表示感谢大家的付出并鼓励大家继续努力”。
建筑保育新观念:社会价值
香港大学建筑学系建筑文物保护课程主任李浩然表示,蓝屋是香港首个以低收入社群的需要为保育目标的项目,获奖意义重大。“以往香港的保育常被批评做不到保育意义,例如将(法定古迹)‘甘棠第’建为孙中山纪念馆,其实区内不太想要一间博物馆;景贤里,花了那么钱复修,结果只开放予人观赏,但对社区有没有产生很大的好处呢?大家都说不清。”
传统的保育观念为保存历史古迹,不少带有权贵的象征。“联合国十多年前已提倡,不能只保育代表社会精英权贵的建筑物,如立法会大楼这类。平民建筑物才与市民生活扯上关系,保育蓝屋正正做到这点。”
李浩然解释,文物保育可透过建筑物的历史价值、建筑价值或社会价值来评价--历史价值指与重大历史事件或人物有关、建筑价值则关乎建筑物的特色甚至美观性,“蓝屋是一种以前好普遍的唐楼,属于平民建筑物,可说是‘烂唐楼’。虽不能从建筑或历史价值来评价它,但它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蓝屋是石水渠街社区的标志、也是当区居民心目中的地标。”蓝屋的“留屋留人”保育思维,不只著眼于修复旧建筑物,更重视建筑物与社区的连结--让新住客与原居民“共居”,保育了蓝屋的社会价值。
他续称,社会价值是近年在国际上愈来愈受重视的保育观念。而根据2009年发展局提交立法会有关活化历史建筑的文件,亦已加入社会价值(social value)的部份,包括提供区内就业职位,以及在教育、文化、艺术及医疗上能裨益社区。
社工牵头保育项目 世上罕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审委员认为,蓝屋项目是“草根倡导的保育运动”。李浩然指出,项目能实践保育社会价值,与牵头者为一班社工有关。“由社工发起、组织及主导的保育项目十分鲜见,他们可能是全球首个,甚至是唯一的例子。”
圣雅各福群会表示,整个活化过程是由下而上的参与式规划,重视居民的选择权,因此除了保育历史建筑,同时保留了原有的居民网络,“这证明了在高速发展及士绅化的环境底下,不迁不拆的‘留屋留人’模式在香港是可行并值得鼓励的。”
蓝屋经验可以复制吗?
李浩然认为,蓝屋案例印证与邻近居民日常生活连结的保育方式,虽不容易但亦可行,他相信这不会是单一的成功案例,而是可以复制的经验,尤其适用于位处低收入社区的保育项目。“将美荷楼变为旅舍不是不好,但却将它的功能与旁边的石硖尾邨抽离了。也许若有一个社区中心在里面,交由非牟利团体营运会更好。”
圣雅各福群会表示,整个计划是一个起步点,大家“摸著石头过河”,“当中所得到的经验非常宝贵,希望这些经验可以成为香港单一发展模式以外的参考例子。”他们认为,社区仍然面对很多挑战,蓝屋仍有不少地方要努力学习以连结社区;如何令到蓝屋可持续地发展,仍需社会各界的支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年均颁发亚太区文化遗产保育奖,香港曾有17个保育项目获奖。今届共有43个项目参与竞逐,其中16个获“遗产保育奖”(Heritage Awards);而蓝屋夺得最高级别的“卓越大奖”,属香港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