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翠屏河】明渠能变真.河流? 园境顾问:应开辟人工湖净水

撰文: 麦佩雯
出版:更新:

政府去年推动“起动九龙东”,其中一项重点项目是重铺敬业街明渠河床,将之活化成“翠屏河”,又加建行人通道,务求变身成绿化公共空间。
但有园境顾问指,以往渠务署活化明渠的经验都只著重重铺植物,而没有渠道工程结构上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河水”净化的效果。他建议政府应开辟人工湖、让静止湖水吸收水中杂质;又应考虑水流走向,可能需要征收额外土地,以真正“活化”明渠。

现时的敬业街明渠已有50年历史,由佳廉路伸延到海旁,途经观塘核心区。(资料图片/钟伟德摄)

观塘敬业街明渠沿佳廉路伸延至海旁、长约一公里、已有约半世纪历史,过去最大的特色是“异味难当”。为配合“起动九龙东”计划,渠务署拟将之活化并易名成“翠屏河”,河道两旁将加建行人通道,以及连接两岸的行人桥和人工浮岛;又拟在河床种植多种水生植物,以美化环境及抗洪。工程预计将于2019年动工,并于2022年完工。

【渠定系河】观塘明渠华丽大变身! 拟建人工瀑布、湿地、浮岛?

【渠定系河】城门河、梧桐河原来是渠?城市化下牺牲的香港河流​

真正净化水质关键:开辟人工湖?

然而,园境顾问马国伟指,根据渠务署活化其他明渠的往续,恐怕只种植物而不改变结构的做法,未能真正活化河水。以大埔林村河为例,以往政府将其中一段的石屎渠变为河流时,只是在河床两侧的石屎“墙”加装上特制的“网”(bio bag)、让植物依附在网上,但在石屎河床上没有任何结构性的变化。结果就是未能真正净化河水,影响市民闲逛的意欲。

以是次敬业街明渠活化成翠屏河为例,要令路人“闻风色变”的臭渠变身成怡人、适合市民在附近闲逛的“河流”,净化水质是最关键的因素;而马认为要达致此目的,除了加种植物外,亦应开辟人工湖。“某些红树林类的植物能帮助过滤水中的杂质,但应要令水处于一个静止的状态最少2至3星期,才能有效利用生物分解方法除去有害物质。”因此,他建议政府应开辟一个连接的人工湖,而非只有河或渠、让水长期处于流动的状态。

至于湖中的水如何定时排出,则可兴建人工闸口甚至瀑布,但要留意水流的高低走向。以翠屏河为例子,如拟建的公共空间中本身就有“翠屏河公园”,可在公园内开辟水池连接翠屏河。

韩国清溪川可以效法,但应考虑更多细节。(PARK JI-HWAN/Getty Images)

是时候改变了:传统快速排水仍合时宜吗?

传统明渠俗称“三面钢”,包围河道的河床及两侧均为钢筋混凝土,特色是去水快、排洪能力强;但令河道失去自然景观,亦一直为人所咎病。

是次“活化翠屏河”拟以沙泥、石块重铺河床取代石屎,有人担忧将令日后观塘区若遇暴雨时会水浸;但马认为只要做好配套措施,这也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泥土具可渗透性,都可吸收暴雨带来的水份。”只要留意附近地下水位的上升程度,加建防水工程,一般而言都不会太影响附近建筑物的结构。

仿效韩国首尔清溪川:冬天无水点算好?

另外,是次政府宣传“活化翠屏河”计划时,不时标榜是打造港版“韩国首尔清溪川”。但马指出,清溪川虽然也是由渠变河,但韩国政府一直需在冬天时另外注水至河中,以解决冬天降雨量较低、河道干涸的情况,“这其实不是一个‘永续’(sustainable)的设计”。

他希望政府施工时不要全然依样画葫芦,要考虑翠屏河的水流量、可能需自另区调水,又或设计将下游经“渠务署观塘基本污水处理厂”净化为的水回泵上流。如此“翠屏河”才能真正成为港人“可持续发展”的绿化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