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新月异助提升医疗设备效率 缓医护人手不足压力
政府早年先后推出两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去提升本港医院服务水平,上文提到改善医疗设施的种种困难,包括面对医疗需求快速增长及欠缺专科医疗人材等问题。不过,近年新科技发展迅速,数码化及互联网为不同行业带来的变革随处可见,更开始颠覆医疗健康领域。智能电脑虚拟的应用有助大大提升医院设备整体效率,令使资源应用更得宜,而数据发展令远程医疗可以发挥最大效能,甚至构建出“虚拟医院”,令诊疗范围达至无远弗届的境地。
撰文:资深工程师及工程师学会前任会长源栢梁
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正逐步应用在医疗服务,在早前文章已作过不少介绍,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3D打印、虚拟现实及远程医疗等技术,令医疗服务更精准,并有助强化成本控制、提升效率和优化质量。在病者需求方面,科技改变了他们对医疗的期望,不少病者希望得到更高效、方便、适切的医疗服务,甚至渴望能融入他们生活中。有些专家提出“未来已来”的说法,反映透过智能科技升级医疗系统的行动已刻不容缓。
当越来越多人谈及“智慧医院”,其实当中包括多个不同部分,除了治疗科技或设备应用最新科技外,医院基建设施智能化亦对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甚为重要。近数年的新冠疫情加速了远距离诊治服务的发展,例如5G服务普及,令医者及病人之间的资讯流通更方便,联系更紧密。病人更容易透过网上系统预约医疗服务,即使未能出门看病,视像看诊服务亦越来越可能普及。
为了更紧密监察遥距治疗病人状况,病人可透过穿戴某类监察装置,包括可显示其维生指数等数据的仪器,令病人健康更受保障。受监察的病人可作风险可控的家居治疗,令远程医疗连线发展迈进更大步,腾出的医院病床可接收病情更严重的患者。此类遥距医疗设施亦应更能普遍应用在占地广阔的国家,方便医疗人员照顾居于偏远地区的病人,让他们获得最优选的治疗。
此外,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工程系统的运用亦有助提高医生诊断准确性,例如若有大量化验报告需处理,可透过电脑系统预先分析医疗报告上的影像或内容,作率先筛选或分类,减轻医护人手不足的压力。系统亦可以更快识别出某些病症的高危患者,提早进行预防式治疗,如预视病人的血压达至临戒点前可提早作警报,令患者有所警惕;甚至可透过科技监测慢性病患者的身体变化,以便提醒医生及早作出治疗或进一步诊断。
除了远程治疗,科技发展亦有助改善医院服务的全面规划和管理,例如医院可透过收集不同专科或部门的运作数据,包括较繁忙的急症室或内科病房等,了解其不同时期的运作效率,甚至能每日监察其使用状况,透过大数据运算,作出最好的资源或人手调配,令有限的病床床位得以灵活及更好地调配使用。这些使用率数据的情况亦可提早揭示医院空间或设备的不足,令医院设施规划能够做得更好和更及时。
不少新建医院亦会于后勤设施位置加装感应器,并连系电脑系统,实时监察不同设施的运作情况,包括冷气系统开关的控制,或以红外线监测器监察各类水泵或风扇摩打是否过热等,按情况决定何时进行系统维修等。笔者过去亦曾到访国内医院科技公司,他们的智能风险动态评估系统产品的功能十分齐备,可实时显示当时机房室内温湿度,并配备水浸传感理监测机房是否有漏水,更配备电线传感器防止线路过载。笔者亦知悉内地有建筑物会利用设感应器的机械狗去收集大楼各地区湿度或温度等变化,接驳至冷气或抽风系统等,相信有助加强医院设施的运作安全及韧性,及在节能减排上令能源运用更得宜。
以上科技应用都是可供作讨论促进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方案,期望当中一些新思维可供参考,有助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支出,以避免医疗服务不进则退,最终带来负面影响。
《01医务所》与资深工程师源栢梁合作,逢周一推出专栏“源途有你”,分享工程与医疗的大小事。
源栢梁一直以推动工程界专业发展为己任,是香港工程师学会前任会长。数十年专业路途,著实值得回忆,亦深信后来者或可从中领会工程专业要点所在。源途有你,就让大家一起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