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呎药材小店档位6万蚊承租“死场” 承包制被指租金飙“元凶”

撰文: 黎梓纬
出版:更新:

六个以承包制度经营的房委会街市,因监管上有漏洞,致出现租金飙升、管理不善致“死场”等问题。工联会邓家彪指,有水泉澳街市一面积仅200呎的药材店,月租竟要60,000元,比附近商场的呎租更高昂,批评承包商“过水湿脚”,建议政府尽快取消承包制。

采用承包制的水泉澳街市人流低,有档位空置。(资料图片)

现时22个房委会辖下街市中,有个别采用承包制度经营,由承包商管理。立法会议员柯创盛今早(6日)出席电台节目时指,承包商在租约处理手法上不透明,租户难以得悉租金合理水平及收费。同场的区议员邓家彪表示水泉澳邨街市,承包商宏安集团把租金设于高水平,甚至比领展街市租金更昂贵,其中有面积200呎的药材店,竟需付65,000元月租,平均每呎逾300元,而附近商场的舖位只需60至80元一呎,差距惊人,现时约有两成档户已不敌租金离场。邓批评承包商“想赚尽、过水湿脚”,建议政府取消承包制度,或收回部份街市予房委会自行管理。

有在该街市经营熟食档的租户表示,110呎的档位,每月需缴交三万多元租金,惟现时街市人流极低,致入不敷支,需要倒贴经营,亦因已签下三年租约,即使退场亦要缴付余下租金,他又指有其他租户须做第二份工作养活,形容街市“畀咗承包商(管理),只有我哋死”。

柯创盛建议房委会要求承包商公开租金、各项收费予租户、市民参考,亦应全面检讨收费或引入社企管理街市。监察公营街市发展联盟发言人陈淑琪亦指,虽然房委会收回街市管理非灵丹妙药,惟“外判制造更多问题”,认为屋邨街市应著重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及令租户有稳定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