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科研走过的路
最近与同事聊起“那些年”,我有点羡慕地谈起自己以前做专科训练时,主要透过观察示范、并由资深医生指导实习,从而掌握正确及标准的手术程序,而到了相隔不太久的今时今日,医生已经可以使用不同科技进行临床培训及手术前计划,例如3D打印人体器官及组织模型进行模拟训练,令处理相关医疗程序时更加熟练。羡慕之余我亦不禁好奇,十年后医疗科研又会发展成怎样一番光景呢。
撰文: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 (质素及标准) 萧咏诗医生
医疗发展离不开科研,医疗科研发展亦离不开临床数据。医管局九月底与香港科技园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在香港科学园内设置数据平台,容许园内的合资格科研企业使用医管局的医疗数据作科研及开发用途,他们可在园内指定地点远端使用医管局的数据平台,当中包含从医管局数据库中随机抽取约二十万名病人已匿名化的数据,涵盖人口特征、医院及诊所就诊纪录、临床诊断、手术及其它医疗程序、药物及检查结果等。
这是继与本地大学合作后,将有关服务适用对象扩展至非学术机构,正正体现了医管局一直致力探索将所掌握的临床数据,在确保病人私隐得到保障的情况下用于科研。这对医管局及业界都是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都拭目以待这项合作带来的效应。
事实上,医管局在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动医疗科研发展的道路一直不遗余力。初期就著科研人员提交的研究计划,度身定制整理一套临床数据给他们使用,后来发现这个方式有局限,包括研究者如果中途修改研究方向,数据便需要再重新整理,当中更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及时间。于是我们思考,如何能让研究者有更大空间,不受手上持有的样本数据限制,跳出框框,想多些想阔些。
后来,医管局建立一个数据实验室,至今存有逾55亿条横跨超过25年的数据,包括人口特征、放射报告、化验结果等。实验室每年增加约3亿条数据,开放给本地学术机构申请使用,至今已为逾400名研究人员的超过60个科研项目提供数据支援,当中不少项目已在国际期刊或会议发表,包括有大学团队分析了医管局超过14万名病人的2,500万条数据来进行有关肝癌风险研究。
研究成果亦造福了公营医疗系统的病人,例如医管局联同本地大学使用来自18万名医管局病人的100万张X光片,研发出自动分析X光片来识别髋关节骨折的人工智能系统,分阶段试用于公立医院急症室。这些成绩令人鼓舞,为医管局进一步扩展医疗数据使用对象注入了强心针。
科研需要时间,有些成果的实现是长远的;当整个香港的医疗科研发展,除了研发出革新治疗设备、方法及药物等为病人带来直接益处,对医管局提升服务质素及效率,以至减省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等,对挽留人才方面亦有帮助。
由“那些年”至今时今日,医疗科技已经迅速发展。每当想到我们能参与推动的过程,有机会令将来某年某月某位病人能获得更精准治疗,更快康复,我们便更有动力继续推动医疗科研。
《香港01》“01医务所”与医院管理局合作,逢星期三刊登由医护人员撰写的专栏《园游。杏林》。
“杏林”出自三国时代名医董奉的故事,后世以“杏林”称颂医护,数位来自医管局的杏林中人带领看倌园游杏林大观园,透过文字细数杏林人、杏林事,分享个中点滴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