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雅涉虚报行踪 控方专家:无嘢令我怀疑王有认知功能失常

撰文: 凌子淇
出版:更新:

荣源茶行太子女王诗雅出席“洪门宴”后涉嫌虚报行踪案续审,控方继续传召港大医学院教授张德辉作供,他指虽然辩方专家基于王确诊时体内已有抗体,但王只出现局部免疫反应,或是因为她当时接种疫苗已久,体内抗体开始下降。而且王的病毒量短时间已大幅下降,反映其感染轻微,她留院期间完全清醒,亦能向医护交代病况,没有任何认知障碍迹象,看不到感染新冠如何会令她的脑部或神经系统受损,张直言:“无嘢令我哋怀疑(王)有认知功能失常。”

控方专家张德辉医生指被告王诗雅确诊后说话流畅,能交代病情,认为她并无认知功能失常。(凌子淇摄)

认为王与文献研究对象情况不符

控方专家港大医学院教授张德辉指,辩方专家教授黄家星引述多份医学文献,引证新冠病毒或会影响认知功能。但张指出,该些文献参考价值不大,并举例指部份文献的研究对象本身年纪较大或有长期病患,感染后亦有病征,而且进行了一系列神经科检查,譬如脑部磁力共振、正电子扫描等。反观,被告王诗雅(38岁),她年纪较轻,身体状态良好,新冠病征轻微,不符合该些文献研究对象的情况,加上她无接受神经科检查,看不到其脑部有否损伤。

王确诊后不久病毒量已大降

张亦指,黄教授基于王确诊时体内抗体已呈阳性,从而推断她早于确诊当天感染病毒,惟据医疗纪录,王确诊后只出现局部免疫反应,有可能是因为她当时已接种了疫苗一段时间,体内抗体开始下降。张认为,亦是因为王已经打针,她确诊第二至第四日内,病毒量已大幅下降,故其感染轻微。

王说话流畅能交代病情

张又分析指,若果病人认知功能受损,理应难以描述自身病况,说话亦欠条理,医护必然会注意到。但王入住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期间,除了轻微咳嗽之外,没有任何认知及精神障碍病征,而且完全清醒,说话流畅,能向医护交代自身病况。张又说,从王的医疗纪录上,看不到坚实基础令人怀疑她的脑部及神经系统受到新冠影响,并总结指:“无嘢令我哋怀疑(王)有认知功能失常。”

被告王诗雅。(凌子淇摄)

控方要求修改控罪

此外,控方申请修订其中一项控罪,即王虚报她于“2022年1月3日晚上6时,在没有离开的士的情况下,在上环高乐花园地下放下物件后回家,并于9时15分乘的士离家前往餐厅”,改为“2022年1月3日晚上9时15分,离家前往餐厅”。控方解释,其检控基础在于王虚报当晚是从家中出发到湾仔参加派对,修订控罪可聚焦在这一项要点。

辩方提出反对,认为现阶段修订传票对王造成不公。控方回应指,原本传票指称王作出数项虚假陈述:(1)在没有离开的士情况下,在高乐花园地下放下物件;(2)搭的士前往餐厅;(3)离家前往餐厅,控方只需证明其中一项陈述不实,法庭便可定罪,若修订控罪,控方必须证明“离家前往餐厅”这项陈述虚假,才可把王定罪,修订反而对辩方有利。控辩双方一轮陈词后,辩方最终决定不反对修订申请,修订获官批准。

被告王诗雅(38岁),被控4项“明知而向获授权人员或卫生主任提供虚假资料”罪,指她于2022年1月6至7日间,明知而分别向卫生主任张竹君、获授权人员辛丽芳和赖洁生,提供虚假资料,即她于同月3日晚上,离家乘的士前往湾仔餐厅Reserva Ibérica Tapas Bar & Restaurant。

案件编号:KCS17697-17699、1770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