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研究揭逾一成受访者疫下现创伤后遗症 长者:等瞓等死、好灰
疫情持续超过两年,不少市民出现抗疫疲劳,承受的精神压力亦不容忽视。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发现,超过一成受访者出现创伤后遗症征状,包括侵入性记忆、过度兴奋和回避行为,其中失业、无个人收入、教育程度较低、每天观看多于一小时疫情新闻的受访者,较多出现相关征状。
有长者分享指,疫情期间经常在家无所事事,有时数天也不说一句话,沟通能力出现退化,有感“日日等食等瞓等死,觉得好灰”,后来终与家人相聚,多参与社交活动,亦得到相应支援后,情绪问题才好转。
理大获得食卫局医疗卫生研究基金约140万元资助,展开混合式研究,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即第四波疫情期间),随机电话调查访问3,011名港人,亦与31个65岁或以上长者个案进行深度访谈,找出较易出现创伤后压力症征状的群组和特征。有关研究结果已于今年四月在学术期刊BMC Psychiatry及BMC Geriatrics上发表。
研究发现,12.4%受访者出现创伤后压力症征状(PTSD symptoms),失业或没有个人收入、教育程度较低的受访者,较大机会出现创伤后遗症征状。团队指出,访问期间本港疫情已持续超过一年,市民出现创伤后遗症征状的普遍程度较疫情初期低,反映市民较掌握如何应对疫情带来影响,但同时对疫情反复开始感到麻木。
团队亦发现,每日观看多于一小时疫情新闻的受访者,会更遵从防疫措施及相关建议,但亦会有更严重的创伤后遗症征状。
理大神经心理学讲座教授兼医疗及社会科学院院长岑浩强解释,创伤后遗症征状包括无意中会想起疫情情况、感到烦躁和愤怒、或觉得新冠肺炎未曾发生或非真实等,如选择逃避会影响防疫政策。
他亦估计,第五波疫情更趋严重,或有三、四成,甚至更多人出现相关征状。他认为,疫情新闻如双刃剑,不应看太多或太少,亦要留意部分新闻或夸张报道,提醒需确认来源是否真确及媒体的公信力。
疫下长者感无助、忧郁
团队亦发现,受访长者认为新冠病毒高传染性、可致命,一旦染疫对长者身体影响较大,甚至较2003年沙士更严重,故疫下大多避免外出运动,暂停恒常活动,大部份人亦感到担心、无助、忧郁,甚至有个别受访长者表示沮丧。
研究团队透过访谈了解长者对接种新冠疫苗态度,近四成受访长者对疫苗存疑或不愿接种,主要受个人经历及身边亲友意见影响,对疫苗认知不足、文化及朋辈影响,导致他们对疫苗却步;而脆弱的社交网络和缺乏家庭支援,亦是他们接种疫苗的最大障碍。
有长者长困家中感“日日等食等瞓等死”
75岁的华珍是受访者之一,她分享指,以前生活多姿多彩,但疫情下经常在家无所事事,有时数天也不说一句话,沟通能力退化,也只能与子孙网上见面,无奈指“日日等食等瞓等死,觉得好灰”,幸好母亲节社交距离措施放宽,终于可以与家人设两围台饭聚,是自今年大年初一后首次再参加家庭聚会。
华珍又指,起初看疫情新闻会感到不开心,后来看Facebook会自行分析资讯对错。在物资短缺时期,口罩、清洁用品或排两三小时也未必买到,她也一度受到困扰,当知悉长者中心及社福机构会支援,才稍安心,心情也好转。
路德会富欣花园长者中心注册社工蓝嘉颖补充指,疫情期间不少长者因家人不容许外出而情绪低落,甚至出现认知障碍,有长者除了覆诊,两年间也没有外出。曾有双老家庭因外佣确诊,丈夫体弱而长期卧床,妻子亦不懂呈报、隔离程序,也担心非同住家人担心及受累,承受极大心理压力。
▼5月8日母亲节 酒楼座无虚席▼
提醒切勿待压力爆煲才处理情绪
岑浩强呼吁市民留意自己身体、情绪、行为及社交状况变化,一旦出现相关征状而影响生活,且持续一段时间,应向专业人士或社福机构寻求协助,切勿待压力爆煲才处理。
团队成员、理大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萧婉文建议,社会除了须向长者提供更清晰疫苗资讯,应投放更多资源在长者的支援网络,特别是强化长者于疫苗接种前后的支援,以释除他们对接种疫苗的疑虑。
▼5.19重开599F章表列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