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了、老了 可以怎样?
“医生,张少玲今天回来复诊”,护士告诉林医生。
“哦!玲姨。她康复得不错吧?”林医生问道。
撰文:大湾区医疗协进会荣誉顾问、立法会议员林哲玄医生
略胖的玲姨是林医生多年的病人,五十多岁、性格开朗,两个月前突然严重晕眩、口语不清,丈夫大惊召唤救护车送妻子入院了。扫描证实左脑出血中风,在医护悉心照顾下,十来天后出院了。出院前丈夫通过医疗网络线上平台选择了家附近的中医师、社康护士、物理治疗师和言语治疗师,安排了密集的康复治疗。
公立医院的出院撮要、药物记录、化验报告都通过《医健通》让每个医护专业人员看到;中医师、护士和治疗师的进程写进《医健通》,由护士抽血送检的化验验报告也上载到《医健通》,可谓真正做到一人一病历。
出院一个月后,公立医院的专科医生通过远程医疗为玲姨复诊,中医师和治疗师的报告显示康复进度良好,社康护士的健康监测纪录和验血报告显示血压、血糖控制到位。专科医生调整了药物后数码传送处方到玲姨家附近的社区药房。取药时,药剂师还详细解释服药须知。
天方夜谭吧!
事实是当公立医院护士通知家人接玲姨出院时,大家都担心家里头照顾不来。出院后回医院接受物理治疗密集一些吗?怕安排不了家人陪诊,疏一些吗?又怕影响康复进度;还要定时定候到医院验血、复诊:复诊一等就是老半天、排队取药又是个半天;老的不想打扰儿女,年轻的怕父母应付不来,一家人可忙透了。
“病了,老了,可以怎样?”患者、长者一句慨叹,作为医生、作为立法者,能不动容?能不反思?能不作为?
数千名家庭医生落户在社区每个角落,中风康复帮不上忙吗?成千上万离开了公立医院岗位的护士,社区没有服务的需求和机遇吗?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等,社区没有病人吗?抽血化验一定要病人舟车劳顿回公立医院吗?中医师的药物、针灸治疗为什么写不进公共医疗病历?
构建蓬勃的社区医疗网络
社区里我们有医生,欠缺的是完善和具规模的社区医疗体系和无远弗届的线上医疗建设。医生和中医师以外,社区里还需要种种医疗专业人员各司其职、相互合作,共同照顾病人,构建活泼和蓬勃的社区医疗网络。家庭医生是每个病人的健康总经理,负责制定治疗方案和统筹各方面的治疗。
线上医疗平台不单止是诊断工具,更是医疗网络的血管脉络、医疗专业人员的沟通渠道。操作上,病人可以线上预约、线上问诊,而医生可以线上诊断、线上处方、线上转介、线上指示化验和成像造影;数据上,优化后的《医健通》应可贯穿所有服务提供者为每位病人建立单一病历纪录。平台为病人打破地域界限、减少病人舟车劳顿,尽量把服务带到病人安居的社区。
今天是玲姨回家后第一次见家庭医生。林医生从《医健通》得知玲姨两个多月来的病况和进展。为她做了详尽的身体检查后,家庭医生便正式从公立医院专科医生手中接过照顾任务。此后林医生每月都会线上或实体为玲姨复诊,三个月后更安排了线上与公立医院专科医生会诊。玲姨和丈夫都放心在社区进行康复治疗了。
线上医疗平台需制定统一保安标准
建设线上医疗平台需要制定统一的保安标准(身份认证、防火墙)、隐私规定、最低视讯标准要求以及线上处方规定方案(需要修改现行法例)。既然要服务全港的病人,平台涵盖越多医疗服务提供者越好,因此我们需要开放予所有私营医疗人员而不是某大型机构专用的线上医疗平台。一切需要政策推行和立法规管 – 这是政府和立法者的共同任务。
基层医疗发展蓝图如箭在弦,地区康健中心仿佛只是社区医疗网络的几个点,却各自为政;医院管理局的两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推展得如火如荼:床位、手术室和门诊数目罗列清晰,却鲜有听闻专门提供线上医疗的设施。《医健通》愿意好极,现在却是大笨象一头,医生要撮要不遗漏殊不容易,人工智能资料筛选欠奉。
康复治疗需从医院下放到社区
中、西医协作有待发展、配药服务被集团和药房老板垄断,以致药剂师专业服务发展裹足不前;社区护理除了公营服务之外少之又少,仅有的都操控在几个医疗集团手里,政策不利个别或小组护士经营;康复治疗还有待从医院下放到社区。凡此种种皆不利于社区医疗网络的建成、不利于线上医疗平台的建设。人口老化,香港不能再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