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旺变天|重建集中㓥房密集区 本研社忧重建变另类“消灭㓥房”
市建局“油旺研究”早在2017年展开,最近终于公开研究报告。本土研究社成员陈剑青认为,不少发展范围位处㓥房集中地,估计约万名居民受影响,质疑若无足够的安置大厦,最终只会等于直接“消灭㓥房”,令一班基层㓥房居民无处容身,加剧本港的房屋问题。
对于市建局建议利用“转移地积比”作为新的规划工作,陈剑青批评做法如“数字游戏”,使市建局可“赚到尽”。他指,市建局在社区内搾取大量密度及地积比,令某些项目的发展密度更高,加剧了地区承载力,反建议市建局拨出更多社福用地,兴建更多安置大厦等,以回馈原来的社区,“你攞左新嘅地积比,除咗转成自己收益,亦要攞返相应比例回馈。”
陈剑青表示,市建局公布的“五大发展节点”主要位处民居,特别是㓥房集中地,例如有“八文楼”之称的文华新村、太子旧楼一带等,担心最终有不少㓥房户受影响,估计约万名居民要面临迫迁。
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曾表明要“告别㓥房”,惟陈剑青质疑,若重建后无足够的安置的大厦,最终只会等于另类的“消灭㓥房”。他解释,过去市建局的重建项目,不少都变成“豪宅”或“首置盘”,基层市民不可能负担,故忧虑只会加剧房屋问题,届时㓥房户或只能搬到较偏远的地区,“等于帮市区内,中下阶层可以住得起嘅㓥房‘清零’。”
他又指,现时市建局已公布相关“发展节点”,担心业主或发展商见到契机,“早著先机”先收购或赶走原有住户,当中包括现有的㓥房户。
▼油旺研究五大发展节点▼
批保育都可“赚尽”
现时市建局建议可转移地积比,将“送出地盘”的楼面面积转予“接收地盘”,日后“接收地盘”可提升额外建筑面积最多20%。陈剑青以市建局“618上海街”的保育项目为例,该历史建筑的地积比仍未用尽,即日后可变成“送出地盘”,转让剩余的地积比予“接收地盘”牟利,“连保育都要赚到尽。”
他批评,该模式如将区内“等量化计算”,“其实无得咁计,呢条街起密咗,本身附近居民嘅环境都系差咗,例如唔会因为上海街某个位转走咗地积比,就等于一致咗。”
除了地积比转移外,市建局今次亦提出“整合街区”概念,即小型街区可整合成较大的发展地盘,原有道路空间所产生的建筑楼面面积可分配予各地块。陈剑青认为,若结合地积比转移及“整合街区”,估计可增加近50%楼面面积,“将赚到尽嘅模式推向极致。”
延伸阅读:
油旺变天|八文楼重建蓝图曝光 地标式综合发展区 创200亿收入
促回馈社区
陈剑青认为,油旺区是全港市民都会去的地方,是大家都会用到的公共资源,惟现时发展面积大增,即使日后所居住的大厦无须被收购,但当区住户更要承受加剧密度的环境影响。因此,他建议市建局应拨出相应的楼面面积予受影响的社区,例如预留更多社福用地,并兴建更多安置大厦等,“无端端喞多至少20%嘅地积比畀自己,但你会攞返出嚟比社区、公众嘅系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