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食无限期】曾放弃变味米 过期食家野人:凭味觉判断赏味期限

撰文: 邵沛琳
出版:更新:

科技为城市人提供方便,亦带来不必要浪费。环保人士“野人”莫皓光与妻儿同住村屋,为减少浪费,一家人生活一切从简,常食用快过期或已过期食品,在后园种植蔬果。野人批评,有商户为取得低廉来货价,不惜大批购入食品,最终“卖唔晒、摆过期”造成浪费。他有感商户应妥善管理货品,市民不应盲目依随食品标签,可以感官判断食品能否食用。

浪费食物是源于零售者,应该计算点样量入为出,如果无浪费就不会有𠮶间社企(绿惜超市)嘅出现。
“野人”莫皓光 环保人士
野人莫皓光指出,最近希望可做到零电及零石油气,用天然及传统智慧生活,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邵沛琳摄)

过期日并非代表一切 食用前可以感官判断

“人渐渐学识睇标签同数字,而非凭自己感觉,判断食品是否变质或者不能食用。”野人认为,本港物资丰富,不少人习惯以食物包装上的“过期日”作食用指标,常食用过期食品的他,则会以口感去衡量可否食用。

“每一间社企嘅出现,都是解决社会某啲问题!”野人指,店舖入货意味着生产量增多,或许基于背后大规模的买单,商户应该妥善管理货品,以降低食品摆过期的情况。他续称,教育市民珍惜食物亦是重要一环,“每个人都有责任,应该多角度思考,并唔系只话零售商同生产商唔好!”

野人:传统智慧离我哋好远!

野人一家三口住在乡郊村屋,尽量以自然的方法生活,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邵沛琳摄)
野人为儿子麦皮弃用尿片,改为可循环再用的尿布。(邵沛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