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揭健身中心总数疫下不跌反升两成 新占面积缩细料百花齐放

撰文: 黄伟伦
出版:更新:

疫情下各行各业都受影响,更不时有健身结业,例如连锁健身中心Goji Studios近日就突然宣布结业。不过有组织统计香港健身中心数量,发现截至今年10月,总数不跌反升,单年新开365间,扣除结业的百多间中心后,总数达1,189间,较2019年增两成,其中24小时营业的健身室更逆市扩充,由2019年全港只有37间,增至117间。
调查项目的负责人表示,大型健身中心面对更大的成本压力,现时新开的大约1,000呎,较过往大型的中心为细。另外,在租金下调之下,吸引不少健身教练创业,预料日后健身室会百花齐放。

香港健身Guide运动产业化高峰会今午于都会大学举行(张浩维摄)

香港健身Guide运动产业化高峰会今午于都会大学举行,并发表新一份调查报告。香港健身Guide筹委组及调查组主席邱益忠表示,参考过往统计资料,再经互联网及电话联络等方式,统计香港健身室数量,截至今年10月,全港至少有1,189间健身中心,较2019年的975间,上升21.95%。

他表示,虽然疫情下一度令运动场所面临倒闭危机,一共123间结业,为香港史上最高,当中中西区及观塘区更各有26间健身及运动场地倒闭,为各区之首;但由于租金较疫情前下跌,又有不少健身教练希望创业,于是一年内多开365间健身中心,同样创下新高。

香港健身Guide筹委组及调查组主席邱益忠(黄伟伦摄)

疫情下有不少连锁健身中心结业,包括近日结业的Goji Studios,邱益忠表示,大型健身中心面积随时达4,000呎,租金、成本压力大,即使有政府补贴亦不难以弥补;相反近期新开的健身中心,一般数百呎至千多呎,规模较细,成本较低,又可满足疫情下市民对运动的需求,估计健身中心将百花齐放。

新增的健身中心,24小时健身场地的增幅尤见显著。邱益忠指,2018年时,相关中心于香港仍只是起步阶段,只有9间;到2019年增至37间;今年则再增2.1倍达117间,占总数约一成。他表示,港人欠缺时间做运动,经营24小时健身场地的人手需求又较少,而且亦不会出现“hard sell”情况,更切合港人需求。不过他亦指,由于场地于晚上未必有职员看守,但又必须使用“安心出行”程式进入,或者会有人未使用就进场,认为潜在隐忧。

24/7 Fitness为本地的24小时健身场地,该中心董事及⾏政总裁⿈静怡认为,做运动已成为年轻⼈的联谊活动,由于⼯作与作息时间不⼀致,加上市⺠希望拥有安全与舒适的运动环境,相信24⼩时营运模式的健⾝室将成为健⾝⾏业的热⾨趋势,24/7 Fitness便于3年内,在香港开设50间分店。

亚洲运动及体适能专业学院行政总裁周锦浩表示,展望2022年,估计健身及运动地可带来的销售额高达36.6亿元,认为行业已踏入黄金上升而,相信“运动产业化”的时代已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