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尾泳滩|设防止沙粒流失方案 黄伟纶:验证发展与保育取得平衡
大埔龙尾泳滩上月底启用,成为本港首个由政府兴建的人造泳滩,水质及保育备受关注。土木工程拓展署表示,泳滩座向已考虑沙粒受海浪牵引流动的因素,两端各设一道护沙堤,避免沙粒从左右两侧流失。
土拓署又指,泳滩的西面和东面分别有一条天然小溪蘆慈河和一条排水渠,故建造明渠和箱形暗渠,把它们的出口移离泳滩,伸延至护沙堤以外,以免两处的排水可能对泳滩造成污染。
发展局局长黄伟纶今(11日)在网志介绍龙尾泳滩,指大埔地区人士一直积极争取并多次提出早日在龙尾兴建公众泳滩,供居民和游人享用;又指负责工程整体规划和设计的土拓署,以“先保育,后建造”为原则兴建。
土拓署工程师陈锦辉表示,收集了不同的天气和海洋资料,例如风速、风向、潮汐、水流、海浪等,并利用电脑模型估算沙粒流动情况,制定防止沙粒流失的方案。由于海浪主要来自东南方,故把泳滩设计面向东南,让海浪正面冲向泳滩,加上两端各设一道护沙堤,避免沙粒从左右两侧流失。他又指,泳滩以天然海沙铺设,经过筛选后的沙粒粗幼大小适中,让泳客踏上沙滩时觉得舒服。
陈锦辉称,水质是重要考虑因素,根据环保署近期为泳滩进行的水质测试,水质维持在最高级别(即良好),适宜游泳活动。
土拓署:海洋生态保持稳定
在保育方面,土拓署委托鱼类专家就着海洋生态缓解措施作进一步研究及设计,例如详细生态调查、寻找合适接收地等;又在工程展开前,把受影响的海洋生物,包括𫚥虎鱼、海参、海星等迁往毗邻的汀角东。
工程完结后,土拓署的定期监察显示,现时龙尾泳滩附近的生物多样性与汀角东一带接近,海洋生态保持稳定,多种被搬迁的物种再在泳滩附近出现。
黄伟纶最后在文中指,虽然在工程期间遇到不少挑战,但泳滩开放为大埔居民和游客提供更多康乐活动选择。他认为,经过保育团队的努力,该处一带的海洋生态得以维持,验证发展与保育可以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