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拟调高开班线及准受欢迎学校扩班 教育界:无疑加速杀校

撰文: 胡家欣
出版:更新:

适龄学童人口下跌,中小学学额供过于求,教育局正检视中学开班准则,包括将中一开班线调高至高于目前25人一班,又计划准开4班或以上中一的中学,可申请下年度开5班等。有不愿具名的学界人士指,若果调高中一开班线,无疑是加速“杀校”,无助稳定教育质素,当局应详细解释决定原因。

至于开4班中一中学有机会申办5班,中学校长会主席连镇邦认为,学界对此有很大回响 ,指当初基于校舍空间,政府与学界达成开4班的共识,若果容许开更多班,须思考如何确保教育质素、照顾学生的多元性等,反问“是否开倒车?”教联会主席黄锦良认为,此举势必加剧弱势学校的收生压力,出现互抢生源的情况,影响教育生态。

适龄学童人口下跌,中小学界面对收生危机,教育局拟更改中学派班安排。(资料图片)

据了解,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周二(20日)与办学团体代表会面,讲解下学年公营中小学政策及与学校日常运作等新措施,当中提到计划多项影响官津校开班的安排。

目前中学开班人数为25人一班,26人则可开两班(即两班各13人),可免因收生少而被杀校。教育局提出其中一个检讨方向,是改动“开班线”,拟按“每班派位人数减2”计算,而最新派位人数上限暂未公布。由于教育局已表明13人不利学习,故开班线料只会向上调。

中学校长:部份弱势学校取录较多特别需要学生

有不愿具名的中学校长指,目前暂时难以定论,若果中学与小学的派位人数(25人)与开班数(23人)看齐,即“每间学校唔使洗咁多学生”,相信能减轻各校收生压力。相反,若果最终拟调高开班线,则无疑是加速“杀校”,无助稳定教育质素,当局应详细解释原因。

他强调学生人口跌,不一定“一刀切”以“杀校”解决,部份弱势学校取录较多特别需要的学生,例如有特殊教育需要、新移民、少数族裔及低收入家庭等,他们往往需要较少的师生比去照顾,以得到充分支援。

中学校长会:建议与学界深入讨论 达至“软着陆”目标

中学校长会主席连镇邦表示,关注当局如何有效规划学校数目,以应对学龄人口下跌,并达至“软着陆”目标,同时应与学界深入讨论。他表示,开班线26人开两班属过渡性安排,不估计教育局若调高开班线,是否要加快“杀校”速度,但鼓励当局与收生有挑战的学校沟通,包括决定的因由、时间表和实行方法。

拟准符合条件中学开第5班 连镇邦:是否开倒车?

教育局亦计划,拟准开办4班中一的中学,在符合条件之下,可于下年度申办加开第5班。连镇邦表示,学界对此有很大回响 ,称本地中学校舍“唔系特别大”,学生有足够空间活动十分重要,“开4班”是政府与学界昔日达成的共识,若果现时当局容许开更多班,须思考如何确保教育质素、照顾学生的多元性等,“是否开倒车?”

教育界立法会议员朱国强表示不赞成这个措施,料将加重中学之间的生源竞争,甚至造成“强者愈强”的局面,收生弱势的学校面临压力与危机更大。他指,此举看似对名校有利,或更利于他们取录更多优才子女,但恐怕一厢情愿,尤其对全开英文班的中学,加班意味要取录更多达标学生,学校要维持教学语言安排的难度更高。

至于划一派班人数上限及拟调整开班线,朱国强认为,须考虑中学界意见,尤其开班线门槛比现在高的话,或致更多学校收生不足,面对杀校危机。

(资料图片)

教联会:加剧弱势学校收生压力 恐互抢生源

教联会主席黄锦良表示,对开班准则的检讨方案有所保留,认为此举势必加剧弱势学校的收生压力,出现互抢生源的情况,影响教育生态。他盼望局方能够再三考虑,减少对学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