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A新闻奖|香港01假学历调查、伦敦经贸办案、预算案评论入围
亚洲出版业协会(SOPA)周四(8日)公布“2025年度卓越新闻奖”入围名单,《香港01》三篇报道入围三个奖项。包括侦查组的《假学历、高才通签证造假黑中介调查》,入围“卓越调查报道奖”三甲;侦查组的《香港驻伦敦经贸办间谍案》,入围“卓越突发新闻奖”三甲;深度报道组的《财赤、发债、撤辣——从朱镕基问董建华说起:怕什么?》,入围“卓越评论奖”三甲。最终结果将在6月26日公布。
SOPA“卓越调查报道奖”入围三甲
假学历、高才通签证造假 黑中介调查
记者:李颖霖、劳显亮
2024年5月香港大学发现多名内地学生以假学历报读,因此大规模彻查过往学历的文件。《香港01》记者随即在香港和内地调查,揭发“黑中介”如何透过造假学历、签证文件、税单等方式,瞒骗香港的大学及入境处,揭露整个产业链如何运作。报道首次揭发,大量黑中介在香港和内地均注册公司,负责人亦透过不同的人才签证来港。
报道刊出后震撼香港和内地,港府官员随即回应指会加强检查,如加设学历第三方认证要求,追查中介提交的文件,与内地执法部门合作等;被香港通缉的内地学生,亦相继被公安约谈,调查造假经过。
SOPA“卓越突发新闻奖”入围三甲
香港驻伦敦经贸办间谍案
记者:梁祖饶、李颖霖、劳显亮、周伟强
2024年5月,英国以当地国安法,起诉三名男子,指他们涉嫌协助香港情报部门,在英国跟纵监视罗冠聪、职工盟前秘书长蒙兆达及“揽炒巴”刘祖廸,又曾强行进入英国一个居住地址从事外国干预。三人为港府驻伦敦经贸办行政经理袁松彪,开设保安公司的香港移民卫志梁,第三人、内政部移民执法调查专员Matthew Trickett更在获准保释后,被发现伏尸公园,及后判定为自杀。
这一突发事件随即成为国际新闻头条,《香港01》记者核实和跟进,追查涉案人士的关联,并揭发“案中案”——香港及北京慈善基金的跨境追债案;以及揭发港府早有聘请被捕人士保安公司,自杀身亡的被告,更担任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访英时的保安。
SOPA“卓越评论奖”入围三甲
财赤、发债、撤辣——从朱镕基问董建华说起:怕什么?
撰文:黄云娜
文章从2002年和2024年的香港同样面对经济衰退、财政赤字、发债争议、悲观情绪等等问题的时空交错背景切入,回顾梁锦松、唐英年、曾俊华和陈茂波等历任财政司司长在财政管理上的保守传统,说明今天香港发展困局完全有迹可循。
当年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早已察悉香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并且提醒特区政府必须带领社会大转型,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然而,治港精英根本不以为然,甚至对于自由市场的失效、经济动能的减弱、分配机制的不公、向上流动的停滞等等困局毫无感知,继续坚持由港英年代已经奉行的“大市场小政府”理念,以不变应万变。结果,每任财长都为香港带来沉重代价。
今年是亚洲出版业协会(SOPA)举办的第27届“卓越新闻奖”,奖项被誉为“亚洲普立兹”,是新闻界的“奥斯卡”,表彰亚太区的杰出新闻报道,奖项分为国际英文报道、区域英文报道及中文报道三大组别,每组设有人权、独家、调查等多个类别。
今年,SOPA共收到逾700份英文、中文及独立增设的印尼文类别参赛作品,本届入围的奖项,不乏与香港和中国议题有关的报道,包括假学历风波、香港反修例五周年、民主派47人案、珠海撞人案等。除《香港01》外,其他入围包括香港的《集志社》、《志》、《Hong Kong Free Press》、《南华早报》、《明报》,从香港迁至新加坡的《端传媒》,台湾的《报导者》、《镜周刊》,自由亚洲电台的新媒体《歪脑》等;国际传媒包括《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彭博新闻、路透社、新加坡亚洲新闻台CNA等。
担任主审的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高级讲师石婷表示:“2025年SOPA奖项真正体现了泛亚精神,成为展示区域内最优秀、最多元新闻作品的首要平台。”
《经济学人》亚洲数位编辑、SOPA编辑委员会联席主席Bill Ridgers指出:“尽管新闻环境日益严峻,亚太区媒体仍以多元形式蓬勃发展。SOPA奖项被誉为‘亚洲的普立兹奖’,我们对所有入围者表达真挚的祝贺。”
完整入围名单:https://sopawards.com/the-sopa-awards/awards-final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