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剥安哥拉兔毛未止 守护轻软兔毛背后的动物权益

撰文: 周洁媚 罗君豪
出版:更新:

安哥拉兔毛衣物常见于秋冬,2013年及今年先后有内地及法国农场被揭有兔农活剥兔毛,哪尖锐的哀号,轰动全球,显示不人道取毛情况仍然存在。香港正值换装旺季,兔毛制品如冷衫、冷帽、手袋及外套随处可见。《香港01》检视市面零售衣饰品牌,发现至少11个日、韩及其他品牌有售兔毛产品,售价介乎100元至近7,000元。关注动物权益人士期望,服饰品牌于生产及采购过程中,加强保障动物权益。

受爱兔影响,Ruby近年开始关注动物权益,亦期望愈来愈多品牌停用兔毛。

任职教师的Ruby饲养爱兔“绵绵”14年,为了牠,她也关注动物权益,“(活取兔毛)片段回响很大,尖叫声实在太令人不安……其实保暖有很多方法,不一定要兔仔毛才可以保暖,这些是人类自私行为”。

Ruby说,过去购物时,最无奈是店员向她推销兔毛衣饰,“好像兔毛较矜贵、特别”。

中国纺织工人活剥安哥拉兔毛取材震惊全球。

中法农场工人被揭徒手扯兔毛

亚洲善待动物组织PETA Asia 2013年发布短片,揭发有内地工人将兔子绑在木板、徒手扯下兔毛,每3个月一次,取毛2至5年后就杀掉牠们。多个国际连锁服饰品牌如H&M、Esprit、马莎百货及Calvin Klein等受压之下,先后宣布罢卖安哥拉兔毛产品,英国时装界更发起“向安哥拉兔毛说不”运动。

法国动物保护组织One Voice卧底今年9月就在当地一些农场,偷拍到饲养的安哥拉兔同样被绑住四肢,工人以剃刀把雪白长毛刮下,兔子痛得不停嘶叫;身上部分位置的毛较难剃下,工人徒手扯毛,悲惨嘶叫声也随之而起。

《香港01》记者早前在市面上,随手便找到不少兔毛服饰。

至少11个品牌仍售兔毛衣饰

记者于10月中旬走访油尖旺区商场,发现至少有11个品牌有兔毛衣饰出售。其中近年大热的韩国品牌STYLENANDA,所出产的韩国制两件冷衫,兔毛含量达40%;ALAND则有一款价值175元、中国制的冷帽,标明含30%安哥拉兔毛。

但港女追捧的日本品牌,如Lily Brown、snidel、Heather及As know as都有,当中Lily Brown冷衫的兔毛含量最高达60%,snidel 冷衫亦有25%至33%,Heather冷帽则为27%。

至少11个品牌产品含有兔毛,部分产地为内地。
兔仔被取毛后,皮肤暴露于空气中,伤口可能感染细菌。(Getty Images)

有店员推销时便向记者称,兔毛“够滑”及有光泽,不少客人也喜欢购买。理工大学纺织及制衣学系副教授卢君宇指出,羊毛表面有鳞片,穿羊毛衫时会感到“拮手”,相反兔毛并无鳞片,其扭纹结构中央有两成空间属空心,故相对轻身。

不排除有内地兔农“山寨”方式取毛

卢君宇料大部分本港出售的兔毛衣饰乃选用中国兔毛。理工大学纺织及制衣学系高级授课导师吴镜波则指出,国内兔毛工厂向以梳毛及剃毛方式取毛,强行拔毛并不符合经济效益,可能有农民中途加入,欠缺认知下以“山寨”方式取毛。

理大纺织及制衣学系高级授课导师吴镜波(左)及副教授卢君宇均指,兔毛于纺织产业中仅占极小市场份额,惟其轻软特质仍受部分消费者青睐。

学者倡发认证 确保人道取毛

活拔兔毛事件打击兔毛行业,卢君宇认为,“一刀切”停用兔毛或会影响内地农民的生计,应考虑透过发展认证制度,逼令兔毛工厂正面发展,“如果品牌采购时,只选用领有认证的工厂,亦会令到厂商提高动物保护意识。”不过,养兔的Ruby忧虑认证计划存在漏洞:“内地始终会有欺瞒问题,有人抽查时会做好,但要持续监察就好难。”

香港兔友协会主席唐雅贤认为,不论以任何方法取得兔毛,皆属不人道,故不建议使用真皮毛,“就算有认证,都是褫夺动物的生命,来换取人类身上的华丽和虚荣。每一次取毛,兔兔会蒙受极大身体和心灵上的痛苦。”

品牌转用纤维人造毛

《香港01》向以上品牌查询会否加强关注动物权益,其中Lily Brown回复指,今年冬季起为响应环保理念,公司旗下品牌大衣等商品已转用“ECO-FUR” 纤维人造毛。至于其余品牌则于截稿前未有回应。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