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医院六成紧急通波仔由休班医生完成 医生:救返一家人好值得

撰文: 李恩慈
出版:更新:

玛丽医院平均每年接收约1,800怀疑心脏病发或心肌梗塞人次,当中约600至700人需要接受“通波仔”手术。玛丽医院心脏科副顾问医生谭础璋称,随着人口老化,接受紧急“通波仔”手术的人次同比上升约10%,由2010年的80多宗,升至去年的130多宗,其中有六成手术不在办公时间进行,需由休班医生“挨义气”赶回医院操刀。
谭础璋及另一名玛丽副顾问医生黄曜东均表示,“要做紧急通波仔嘅病人,全部都系九死一生。”即使在休班时间工作,令日常生活大受影响,只要能病人能起死回生,便在所不辞。该院心脏科注册护士陈俊安坦言:“有时做到三更半夜都会䒐䒏,但见到病人成家坐晒喺手术室出面,会觉得自己嘅工作好有意义。”

谭础璋称,每次“通波仔”需由至少2名医生及2名护士负责。(李恩慈摄)

玛丽医院在2010年开始提供24小时“通波仔”手术服务,属全港首间。团队除了上班及候召时间(on call)完成“通波仔”手术,有时因紧急情况难以调配足够人手,即使医生已休班,亦有随时候命的心理准备,甫接报便要赶到医院抢救心脏病发的病人。过去近10年,六成紧急“通波仔”个案都有赖团队休班期间的付出。

24小时通波仔 心脏科医生:曾连踩40多小时

谈起10年来的辛酸事,在坐的医护人员不约而同表示“瞓唔好,惊随时响机;边度都唔敢去,甚至唔敢入戏院睇戏。”玛丽医院心脏科病房经理陆慧心说:“试过一踏入家门口就收到call,又冲返去医院,来回3次先真正返到屋企。”谭础璋称,他曾经试过不眠不休工作40多小时、连续1个月无法放假。

玛丽医院心脏科副顾问医生谭础璋及黄曜东均表示,“要做紧急通波仔嘅病人,全部都系九死一生。”即使工作令日常生活大受影响,只要能病人能起死回生,便在所不辞。玛丽医院心脏科注册护士陈俊安坦言:“做到三更半夜有时都会䒐䒏,但见到病人成家坐晒喺手术室出面,会觉得自己嘅工作好有意义。”

黄曜东忆述,在他初入行时,有一名病人在医院进行运动心电图检查期间,突然心脏病发,即场晕倒,心跳停顿。黄曜东接报后立即赶到病房,一边与急救团队为他施心外压,一边跑到心导管室,随即进行“通波仔”手术,在30分钟内顺利完成救治。黄表示,该名病人是家庭经济支柱,那次救回整个家庭的经历,成为他之后在心脏科团队工作的动力。

谭础璋说,2015年的医学文章显示,病人经24小时“通波仔”手术或配合药物疗法,存活率比过往病人高出约三成。陆慧心补充,现时心脏病人的住院时间,由2010年前的7至10日,缩短至现时的4日,变相大幅提升心脏科病床的运转及使用率。

黄曜东表示,救回整个家庭所带来的满足感,成为他的工作动力。(李恩慈摄)

院前心电图检查 治疗时间缩短20分钟

2015年,玛丽医院以先导形式提供“院前心电图”检查,由救护员在救护车上,为有心脏病发迹象的病人即时进行心电图扫描,并传送至医院的急症科及心脏科医护人员。如医生怀疑该名病人属心脏病发或心肌梗塞,便会为他腾空心导管室、跳过入院的行政程序,尽快进行手术。谭础璋称,“院前心电图”检查令Door-to-Balloon Time(即病人由到达医院至完成手术的时间)由超过100分钟缩减至80多分钟,已经符合90分钟的国际标准。谭续说,期望未来可进一步缩短至60分钟,会考虑在急症室设立快线,免却照X光等步骤。

玛丽医院心脏科团队得到医管局颁发的杰出团队奖。(左起:玛丽医院心脏科病房经理陆慧心、心脏科注册护士陈俊安、心脏科副顾问医生谭础璋、心脏科副顾问医生黄曜东)(李恩慈摄)

为救治心脏科病人争分夺秒,玛丽医院心脏科团队得到医管局颁发的杰出团队奖。谭础璋表示,对于团队成员的工作热诚及无私付出感到自豪。而陆慧心则说,跨专科协力合作是玛丽医院的特点。现时,玛丽医院心脏科有5名专科医生及9名护士。

玛丽医院心脏科团队得到医管局颁发的杰出团队奖。(李恩慈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