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屋2019】抽居屋沦房屋六合彩 学Thanos灭一半申请者利中签?

撰文: 林剑
出版:更新:

新一期居屋前日(23日)开始派表,领表者众,在目前的抽签制度下,认购人数愈多中签愈难,要圆置业梦就要靠运气,尽显“房屋六合彩”的特色。或许不少人都会像《复仇者联盟》中的奇异博士一样,在脑海中检视过1,400万个未来,但发现最后自己上到车的结局,可能连一个都没有……
就此,社会近年出现一种声音,建议居屋申请改用计分制,多次申请者可获较高的中签机会。不过这亦会引起另一重争议,被指变相鼓励市民斗快入表“储分”,令超额认购情况进一步恶化。
其实居屋中签难,与其说是认购制度的问题,更根本是供应量问题。事关政府由始至终控制不了私楼楼价,同时亦拿不出足够的资助房屋供应。结果大批一心只为安居的市民被夹在中间,只能将申请居屋当成六合彩,情况可笑又可悲。

大批市民到现场观看居屋相关资料。(张浩维摄)

延伸阅读:【居屋2019】柯创盛料超额认购比率创新高 倡设轮候册或计分制

抽签运气成分过重 跨党派倡改用计分制

房委会今期为“家有长者优先选楼计划”申请者划出1,500个配额(绿白表各半,下同),一人申请者则有500个配额,再利用电脑搅珠,按申请者的申请编号决定购买优次。因此概略而言,中签机会可分为6大类:家有长者、其他家庭申请者、一人申请,再细分当中的绿、白表。实际选楼次序会再有其他分项,但这是中签后的事。

房委会现时没有备存每位申请者曾申请居屋次数的资料。所以理论上在每轮居屋推售中,上述6大类别的每位申请者上车机会是均等的,主要讲求运气,好运的可一抽即中,“黑仔”的抽足十几年都会落空。当申请数目愈多,机会只有愈来愈低,尤其白表一人申请者更加“灰机”。

以上期居屋为例,白表一人申请配额有200个,但相关申请有约146,000宗,占整体申请数过半,亦即730人争一个单位,就算在搅珠的100个号码之中排头位都未必有得上车。因此,近年社会出现不少改革居屋制度的建议,其中一个方案是采用计分制,让申请者抽签失利次数越多,往后再申请的中签机会愈高,降低运气成分。立法会议员之中,建制派的谢伟铨、柯创盛,泛民的胡志伟等,都提过类似的建议。

↓2019年推售居屋一览↓

+46

延伸阅读:【政策分析】绿置居急推3700单位 难解公营房屋供应“断崖”之困

计分制属“零和游戏” 变相鼓励提早申请

不过采用计分制有个明显的缺点,就是这亦是零和游戏,增加一群人上车机会的同时,却降低另一群人的机会。当多次申请的人中签机会提高,也会变相惩罚较年轻的申请者,被指产生另类歧视。

当然有人会问,如果一位申请者多次入表申请,或多或少显示其对住屋有更大迫切需要,增加其中签的机会是否更加公平?这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每个人都有利己心,当多次入表申请可获更高的中签机会,申请者会倾向“有理冇理,入咗表先算”,甚至有更多人一满18岁立即申请,进一步增加现时已破顶的申请数目。

立法会议员谢伟铨今年1月23日在会上口头质询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建议每当申请人累计3次未获邀选购单位,便可于下次申请时获发一个额外申请编号。当时陈帆亦回应,这或导致“一些本来比较没有需要或没有意愿购买资助房屋的人士,会为求提升日后的选购优次而提早加入申请行列”;另外部分有上楼需要者,如果没有重复申请,申请优次将会被推后,这未必符合将公共资源编配给较有需要人士的原则。

现时居屋搅珠,会按申请者的申请编号排优次。(资料图片/罗君豪摄)

政府无招可用 供应总量永远不足

所以,靠运气的居屋抽签是一种“公平”,按申请次数调整中签机会也是另一种“公平”,两者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但目前居屋的症结还是总量不足,无论如何改革申购制度,都只是朝三暮四或朝四暮三的戏法。

根据运房局去年12月向立法会提供的数字,由房委会提供、绿置居以外的资助出售房屋项目,由2018/19年度至2022/23合共只有24,600个单位,连同房协也只有26,200个单位。这对比上期居屋多达27.2万份的申请表,只是九牛一毛,完全追不上需求。

至于新增可建公营资助房屋的土地,政府的短中期土地供应选项招数乏善可陈。棕地收地、作业重置问题暂未有完善解决方案,政府研究报告仍未出炉,即使有方案亦不会在几年内可处理完成;政府对于新界囤积的私人农地、粉岭高尔夫球场,亦对商界诸多让步,不敢大刀阔斧收回,可腾出建屋的土地,特别是中短期土地选项,相信十分有限。

近年居屋申请数破顶,中签无望。(资料图片)

居屋资源不足 市民置业唯有靠运

经常有人戏称抽居屋和六合彩头奖一样难中,当然这比较跨张。从概率计算,一注单式中头奖的机会是13,983,816分之1(刚好,和奇异博士检视的未来数目相近),和居屋“中奖”机率有一大段距离。但这种说法之所以出现,反映的是政府房屋政策失效,令市民只能望天打卦,要满足基本的居住需要,只得祈求幸运之神降临。

居屋资源供不应求,到底机制如何可以公平一点,固然有讨论空间。但现实是私楼楼价远超市民负担能力,政府压抑楼价无方,普罗大众要不是抽中居屋或是忽然“发大达”,根本难以在一个合理的时间、以一个较合理的价钱上车,难道要如《复仇者》系列奸角魁隆(Thanos)一样,一弹指便消灭一半的居屋申请者,增加自己的中签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