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案】中学生激辩应否再派钱 要还富于民?应长远规划?

撰文: 郑秋玲
出版:更新: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出炉,由《香港01》及香港辩论超级联赛合办的“香港01中学生邀请赛”今日(2日)举行第二轮比赛,辩论题目为“财政预算案不应再有派钱措施”。
两场赛事的正、反方,第一场分别是德兰中学、基督教圣约教会坚乐中学,第二场则是迦密柏雨中学对战圣马可中学。两场的正方都认为,公帑要用得其所,应用于长远规划,真正解决民生福利措施。反方则认为,派钱是灵活方案,可以视乎政府盈余决定金额多少及该年度是否派钱,并可由市民自行自由选择该笔钱的用途。

四间学校的辩论队出席联赛,激辩应否再派钱。(郑秋玲摄)
第一场由德兰中学(正方)对基督教圣约教会坚乐中学(反方)。(郑秋玲摄)

德兰中学(正方) VS 基督教圣约教会坚乐中学(反方)

正方︰真正基层未能受惠

代表同学认为政府理财要量入为出,公帑要用得其所,而派钱“只是为派而派”,助长吃喝玩乐,对市民生活“帮到一时帮不到一世”,“有闲钱的人可以拎多4000蚊。”但真正的基层却未能受惠,认为应将盈余用于扶贫等福利政策。而眼下的经济环境,外围因素如中美贸易战、本地有人口老化,有内忧外患,认为“居危更要思危”。

反方︰弹性措施还富于民

代表同学认为,一次性开支共享经济成果,并无违香港政府多年来谨慎理财的原则,在无经历过连续十年经济低迷的背景下,派钱更是极具弹性的措施,视乎政府有无盈利及多少,调整派钱金额;又认为现时的派糖措施应惠及基层、中层,不能忽略N无人士,包括家庭主妇、在职学生等,他们对社会都有贡献。他们指公平地还富于民,可以提振经济,成果可以即时见效。

第二场由迦密柏雨中学(正方)对圣马可中学(反方)。(郑秋玲摄)

迦密柏雨中学(正方) VS 圣马可中学(反方)

正方︰派钱消费 刺激经济只是昙花一现

辩论同学认为,派钱为的是挽回民望,“麻痺社会的不满情绪。”但对基层是无实质用支援,以㓥房户为例,派4000元只能应付一个月的租金。派钱而衍生的以亿元计行政费,更应投放在如扩充药物名册等长远规划。

他们指出,派钱增加市民消费,但质疑这种所谓刺激经济只是“昙花一现”,认为将钱用于合乎大众利益的项目,要考虑急切性及有无帮助到解决基层需要,形容于结构性的民生问题,派钱只是“食多几个包”。又指出过去两次派钱的金额,与全民退保计划建议所须开支相近,质疑为何政府不去做。

反方︰派钱让市民自主改善生活质素

代表同学质疑,政府储备多是否就可以增加经常开支,认为要顾及未来的开支因素,并且派钱与经常性开支是可以同步实行,前者则更灵活,认为先解决能用钱解决到的问题,之后有余钱就可以派钱,并无剥削到民生政策所须的开支。他们指出,差饷宽免、退税等都是类似派钱,而且无论是福利措施抑或是派钱,目的都是一致,就是让市民改善生活质素,同时可以带动消费、刺激经济,是双赢局面。

评判梁继昌:正反双方各有不足

评判之一、立法会会计界议员梁继昌提到,同学的辩论技巧,建议发言语速不用太快,要掌握节奏等。就辩论内容,赞成派钱一方有一个谬误,不派钱不等于会增加经常性开支;而正方反驳时亦无点出政府有什么远景。

另一位评判冠域商业及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关焯照指出,第一场辩论同学对题目的理解有偏差,派钱从经济学上是并无划界,所谓“生活质素”涵盖面宽,不止以钱去衡量。政府有两个角色,除了配合特首的施政报告,亦要将收入再分配,世界上永远有弱者,要由政府的福利网去保障。就第二场辩论就欠缺对公共财政纪律的讨论。

华英中学辩论队教练赖础贤评价第二场辩论,认为同学可以在题目上的“不应再派钱”著力,由正方去论证,惟同学著眼于目前有未能解决的民生问题,会让对方质疑是否日后解决到这些问题后就可以派钱。就反方方面,赖认为可以大方承认正方“吃喝玩乐”的攻击观点,可以用舒缓民怨的角度化解。

赛果方面,由坚乐中学及迦密柏雨中学胜出。最佳辩论员为德兰中学的杜咏恩及圣马可中学的谭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