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资高等教育联盟倡放宽招收内地生至两成 学界狠批:本末倒置

撰文: 邝晓斌
出版:更新:

检讨自资专上教育专责小组上周四(27日)向政府提交最终报告,小组建议,保留现行的副学士学位及高级文凭课程双轨制做法。另外,小组建议开办自资课程的院校,包括公帑资助大学的自资部门,均一律纳入《专上学院条例》第320条所规管,由此意味大学自资部门将完全脱离本部,与所属大学“分家”。
自资高等教育联盟主席阮博文今日(30日)在港台节目中表示,大湾区发展有良好前景,因此自资高等教育联盟建议,当局可放宽招收内地生比例至两成。前城市大学专上学院社会科学部高级讲师莫庆联批评,输入境外学生的做法是本末倒置。

检讨自资专上教育专责小组本月27日向政府提交最终报告。(资料图片)

身兼理工大学专业及持续教育学院院长阮博文今日在港台节目《城市论坛》表示,八大院校自行评审自资课程,会相对学术评审局的程序更快,可更迅速回应学生需要。

冯伟华:与八大“分家”会拉低学生优势

出席同一节目的教协会长冯伟华批评,目前自资课程正面对质素参差、资源不足等问题。对于“分家”做法,他认为是好坏参半。他解释,虽然“分家”可创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惟八大附属学院可与大学本部共享资源,升学方面有保障,“分家”后会相对拉低这批学生的优势。

(资料图片/余俊亮摄)

报告建议,若自资院校的发展情况仍低于标准,会被取消注册,相关考虑因素包括,教学水平、课程营办等方面。若收生人数持续远低于原定目标,则可视作取消注册的因素,但不是唯一的考虑因素。

冯伟华相信自资院校面对“寒冬期”会自行“杀校”

冯伟华认为,目前自资院校众多,“寒冬期”到来后,即使政府不规管亦会自行“杀校”淘汰。

前城市大学专上学院社会科学部高级讲师莫庆联引述,基督教宏恩书院虽然只招收39名学生,惟小班教学让师生互动增加,因此认为学生人数少,并不意味教学质素低,人数多寡不应成为取消注册的唯一因素。

检讨自资专上教育小组建议,政府可考虑放寛收生限制,以便自资专上院校从大湾区招收非本地学生。(资料图片/余俊亮摄)

目前自资院校的内地、澳门和台湾学生人数不多于一成,报告建议,政府应与内地当局商讨可否放宽现时自资院校录取内地学生的上限。

莫庆联批评,输入境外生做法是本末倒置。阮博文则指,大湾区发展前景良好,因此自资高等教育联盟建议,当局可放宽招收内地生比例至两成,但强调招生额不是无限。

此外,政府早前提供3万元学费资助予就读自资学士课程学生,对此阮博文建议,政府资助应扩展至副学位。

民间青年政策倡议平台成员何诗慧表示,学生主要关心自资课程的质素、学费及认受性,专责小组于最终报告未有强调学费、学债问题,对此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