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奴】港人屈居“楼奴港” 解构“租奴”及“佛系楼奴”
楼价升幅如脱缰野马,一块块砖头,没有筑出港人的安乐窝,反而成为穷毕身精力追赶的南柯梦,普罗市民每当提起,心底只会泛起绝望情绪。房屋问题缠扰不同年代的香港人,许多人如何努力也换不到生活基本需要与尊严,自觉或不自觉成为“楼奴”。“租奴”挨贵租住“蜗居”,承受加租压力;有人索性与家人同住“等运到”,当个“佛系楼奴”。
到底何谓“楼奴”?理工大学应用社会学系助理教授钟剑华形容,港人为了几百呎空间忘记人生其他选择,“所有精神、时间、人生目标都只为了间屋,已被房屋劳役自己”。
中文大学刘佐德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庄太量则指出,住屋开支占了市民月入一大部分,就算选择租楼也没有更便宜的选择。
《香港01》早前与公屋联会合作,委托港大民意研究计划进行“香港楼奴指数调查”,以下介绍“租奴”及“佛系楼奴”实况。
租奴
租楼开支占可支配收入80%或以上,相当于住屋开支占总收入30%或以上。
中产市民如果无法负担高昂楼价,又抽不到居屋,别无他法下只能在私人市场“挨贵租”;仍在轮候公屋的基层家庭,无法缴付租楼的昂贵租金,则只能忍受恶劣居住环境,蜗居于㓥房;另外也有家庭不想被供楼“绑死”,决定一生租楼。
无论来自哪个阶层,“租奴”的共通之处是每月收入被贵租蚕食,随时被业主加租逼迁,生活难谈安稳。庄太量认为,租楼不是长远之计,打工仔的租金开支或已占月薪四、五成,退休后没有收入,难以维持生活。
对不少年轻情侣来说,租楼是上车前的过渡期,但贵租却先蚕食一部分收入,扣除生活开支后要为首付储蓄,沦为“双重楼奴”。《香港01》民调发现,约六成四租户表示已放弃置业计划,或只选择抽居屋。这类“自我放弃”的受访者中,有近六成人表示无论如何也无法储够首付,四成七人表示即使能支付首付,也难以负担楼宇贷款,更有七成人表示住公屋比租或买私楼都好。
佛系楼奴
因各种原因而无法搬离家自行买楼或租楼居住,被迫与父母同住的人,以及因楼价过高而放弃买楼或租楼人士。
上车置业难如登天,租楼又不是长远方法,一些年轻人宁愿做“佛系楼奴”,不储首付,不入纸抽居屋,相信缘份到了,屋会自然来。民调中,有三成半受访者表示,未来十年无打算搬离现时居住单位,当中近八成为18至29岁的年轻人。
同一批受访者中,有八成人认为买楼不是唯一选择,五成半人对置业想法悲观,认为自己的储蓄难以应付首付。年轻人对房屋问题的看法正在转变,过往多认为有需要租楼、买楼才下决定,但现今多趁早申请公屋,或索性放弃搬离现时居所。
钟剑华表示,近几年上课时问有多少学生打算毕业后储钱买楼,被学生直指“离地”兼喝倒采,甚至被反问:“知不知道我们毕业后工资多少?”他担心,当年轻人觉得自己没有立锥之地、找一个安身之所都有困难的时候,难免会有挫败感,对未来失去希望。
然而,住屋是人的基本需要,即使不买楼,也要租楼,庄太量坦言,年轻人在住屋上无放弃的余地,“除非打算一生都不结婚、不生孩子,与家人同住”。
近年不乏具大专资历之年轻单身者申请公屋,只求早日获得居住的安全网。按2017年房委会数据,“配额及计分制”下的单身公屋申请中,30岁以下申请者中具专上教育或以上程度占73%,较2013年上升5个百分点;同时61%新登记申请是以学生身份申请。
人们常说年轻人应该追梦,然而在香港严重扭曲的房屋供求环境下,许多年轻人追求的只是“公屋梦”。有即将三十而立的年轻人接受访问时坦言,为了上公屋,过去五年主动向老板要求“不升职、不加薪”,以维持“上楼”资格。他认为,自己与21万㓥房户一样有住屋需要,而且他抗拒用毕生积蓄上楼,“射落海都唔益地产商。”
香港楼奴惨况实录
上文节录自第138期《香港01》周报(2018年11月19日)《未得广厦千万间 港人屈居“楼奴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