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奴】大学女生与友合租 5年搬4次屋 “难挨,但值得!”

撰文: 苏梓蓉
出版:更新:

大学毕业一年的Jane(化名),因为跟家人不合,升上大学便开始合宿生涯,至今已有5年。
宿舍、旧楼、㓥房通通都住过,高楼价、高租金,Jane如何独力照顾自己的生活,同时兼顾学业?
置业对一个社会新鲜人而言,真的是遥不可及的梦吗?

Jane一升上大学便开始合宿生涯,至今已有5年。宿舍、旧楼和㓥房她通通都住过。(邓凯愉摄)

Jane性格健谈开朗,
中学时期便热爱参与不同活动
也有参选学生会。
父亲思想传统,
认为学生最大本份便是读书,
其他的活动不过浪费时间,
Jane说:“与爸爸有较多冲突,
吵架已经是家常便饭。”

有一次,父亲用油性笔
在家中的白墙上
写下Jane的“罪行”,
令她的情绪接近崩溃。

她无法理解父亲的行为,
同时暗自定下离家的决心。
当时仍然是中学生的她,
认定考上大学便是离家的最好机会。

Jane的父亲曾经在墙壁写下对她的不满,是Jane离家的导火线。(邓凯愉摄)

5人合住200呎旧楼 一个厅放3张床

Jane跟许多大学生一样,
第一年便入住学生宿舍,
享受了一年自由的舍堂生活。
第二年不够分失去宿位,
只好与另外四个同学合租红磡旧楼。

他们有的人跟家人关系恶劣,
有的人为求方便上学,
有的人希望呼吸自由空气,
促成了5人合宿生活。

每人平分$9,500左右的月租,
五个人挤进200多呎的一厅一房。

家中大小二事都要由Jane一手包办。她目前既要全职上班,同时兼顾硕士课程,忙碌的生活令她顾不上家务。(邓凯愉摄)

两人睡房间,
三人做“厅长”,
勉强平铺三张床褥,
到处还放满杂物。

没有相见好,同住难,
小小的蜗居反而拉近距离。
跟这么多人一同分享居住环境,
难道不怕私隐被看光光?
“本身就跟他们挺熟,
而且大家都不会特意关注
某人的动态,
该有的尊重都有。”
能够遇上开通的室友。
Jane也觉得她是幸运的一群。

屋里的家具多是朋友赠送或从街上捡回来,虽然外表有些残旧,不过Jane不介意。(邓凯愉摄)

读低端科又如何?大学生反击:了解自己最重要!

全职上班 兼职上学

大学4年间,
Jane住过宿舍、旧楼和㓥房,
房租等日常开支
全部由自己独力承担。
她笑称自己是
“全职返工,兼职返学”,
平时一放学便赶去上班,
假期都在工作中度过。

“没有办法,要交租。”
她语带无奈,
同时兼顾上学和工作,
注定要牺牲不少同龄人
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例如Hea、玩乐和休息,
通通都是奢侈品,
甚至牺牲学业都是无可奈何的事。

Hea、玩乐和休息, 通通都是Jane的奢侈品。(邓凯愉摄)

“有时候都会想在学业上
多花功夫,
不过实在没有办法。
我尽量出席所有课堂,
但功课通常写够字便交货,
最后成绩……普普通通吧。”
生活忙得天昏地暗,
没有一刻允许她停下来,
不过既然是自己的选择,
从来都没有后悔的一刻。
“虽然很辛苦,
但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工作结束后回到一个完全属于
自己的自由空间,
就会觉得一切十分值得。”

即使Jane有心取得好成绩,无奈要赚钱交租,学业只能得过且过。(邓凯愉摄)

住凤楼㓥房 与寻欢大叔同路归家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
Jane转租单人㓥房。
由于预算不多,
最后选定有“凤楼”之称的
佐敦福乐大厦。
单位位于低层的电梯口,
往走廊里走便是一间间“一楼一”。

“出入不少都是来寻欢的男人,
不过他们不会无缘无故跟你搭讪,
看你能不能接受吧。”
她的70呎㓥房月租$3,500。
厕所里没有座厕,只有蹲厕。

“还记得刚搬进去第一天,
打算上完大号便外出跟朋友见面。
怎料蹲厕连冲厕系统都没有!
我只好立刻买一个胶盘回来
手动冲走‘垃圾’。”

何为理想的家?Jane开玩笑地说:“最重要有窗,有阳光透入屋。”(邓凯愉摄)

㓥房没有窗户,
空气极不流通,
导致鞋子通通发霉。
居住在如此狭窄、封闭的环境,
大概任谁都没有办法忍受。
“$3,500一个月,
可以要求甚么呢?
虽然环境不太理想,
终归是自己的空间,
待在那里有种安心的感觉。”

无论环境有多恶劣,
也阻止不到她追求自由的心。

虽然现居的位置较偏远,租金比市区便宜得多,而且居住环境相对上较安全。(邓凯愉摄)

Fresh Grad有苦自己知 5件年轻才懂的事

离家令关系重现转机

踏入脱离家人生活第5年,
Jane无疑比许多同龄人
更早领悟到生活的烦恼。
虽然如此,
Jane始终觉得比起生活在充满矛盾
和负面情绪的环境,
倒不如靠一双手
筑起可以让自己彻底放松的安乐窝。
对她而言,
并非住在同一屋簷下才称得上“家人”,
定期饮茶见面、
互相关心和支持大家亦是一家人的表现。

Jane手上的毛公仔是父亲的礼物,想不到分开生活反而拉近她与家人关系。(邓凯愉摄)

少见面 少磨擦

“没有住在一起反而关系改善了,
而且大学毕业后的心态有很大转变,
我们也没有再执著过去的事情。”
原本Jane以为独居的日子会持续下去,
但父亲年初发现患上癌症,
突如其来的疾病让两父女
重新审视这段父女关系。
如今,父亲的病情已经受控,
不过“一家团圆”
始终是他难以放下的心愿,

Jane为了完成他的愿望,
决定在现居的租约完结后便搬回家。

与家人分开生活后,Jane练得一手好厨艺。(邓凯愉摄)

未必在香港置业

5年间已经搬过4次家,
Jane现在对搬家充满恐惧。
“每次搬家前都要重新执拾杂物,
到了新家又要花一、两个月安顿,
其实非常花心思和秏时。”
虽称不上居无定所,
但每个住处最长只暂住一年,
长期不稳定的居住环境令她十分渴望安定生活。
“我觉得自己可以储到钱,
但是否要花光积蓄在香港置业呢?
可能未必。”
Jane认为置业的最大顾虑
不是金钱,而是地点,
到底她应该在哪里扎根?

长期不稳定的居住环境令Jane渴望安定生活。(邓凯愉摄)

对香港的前景早已失去希望的她,
也想过移民这一条路。
“上网看到有人分享移民纽西兰的经历,
我就在想自己可不可像他一样?”
置业不仅仅是财富上的投资,
更是人生下半场的规划。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城里的人恰好是香港新世代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