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辩论】社联:满足公屋需求只要香港3%土地 无理由做唔到

撰文: 陈倩婷
出版:更新: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公布社会发展指数,指数反映2016年的发展趋势,其中房屋指数录得-342,较2014年下跌43.5%,亦延续了自2008年以来的跌势。
社联表示,公屋对基层市民而言是可负担及环境较现想的房屋,惟政府早年一度减建公营房屋,现时面对的房屋问题反映该决策的后果。社联总主任(社会发展)黄子玮明言,若不处理房屋问题,推行其他扶贫措施时会有限制。

社联公布房屋指数,2016年录得-342,较2014年下跌43.5%。指数基于两大指标,其一为住屋开支占住户总开支的百分比,2016年住屋开支占总百分比达35.8%,较2014年的32.8%上升了3个百分点,反映市民需减省其他生活开支应付住屋开支。另一指标是轮候房委会租住单位宗数,2016年共284,800宗轮候,较2014年增加了三万六千宗。

同比租金指数方面,差饷物业估价署数字反映,40平方米以下的私人住宅租金升幅,自2011年起已较所有类别单位的升幅大,意味需租住㓥房的基层人士负担大。

社联总主任黄子玮形容,由于建屋需时,现时的房屋问题是政府早年曾减建公营房屋的后果。他又指出,公屋是基层最能够负担及最适切的住宅,若基层由于未轮候到公屋,需住在㓥房,大人和小朋友都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影响了他们上流机会,房屋问题成为致贫主因。

社联在两年前和今日均有建议,应以市区重建项目兴建可负担的公屋,让原本住在旧楼的基层得以原区重置,惟黄子玮坦言,现时重建过后一般会兴建豪宅,无助市区发展的平衡,他期望市建局在这方面能够著墨更多。他同时提倡检讨《业主与租客(综合)条例》,透过规管租金、优先续租权、通知期等,增加租客在私人市场的议价能力。

社联提到,市区重建项目应以平衡社区发展为本,不应只着重兴建基层不能负担的豪宅。(资料图片)

市建局:如政府提出会作出研究

市建局表示,作为以推动市区更新为法定职能的组织,在角色和工作范畴上一直与房委会有适当分工,就社联今日提出的建议,当中涉及政府的政策,如政府认为有需要向市建局提出,市建局会作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