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茶座三盏灯月底结业 老板娘回首过去:成功的荣誉归于父母
穿过海味店林立、游人如鲫的大澳永安街,走到相对平静的太平街,步过通往三涌的小木桥,尽头处便是能饱览大澳日落美景的三盏灯茶座。然而,昔日飘摇河上的三盏灯,本月31日便会随夕阳西下,老板娘Julia亦要暂别其咖啡店梦。
茶座即将结业,大澳土生土长的老板娘Julia有感开咖啡店的目标已完成,感谢上天给予她梦想成真的机会;为回馈社会,下月中更将免费招待弱势社群。
Julia说,年少时曾嫌弃过大澳,但毕竟故乡满载童年时与父母相处的回忆,“我以今年88岁的妈妈为傲。我希望将三盏灯成功的荣誉,送俾爸爸妈妈。”
现龄56岁的黄树莲(Julia)是大澳原居民,是家庭中“第七女”,5岁时经历丧父之痛,其母亲随后带同9名子女举家迁往九龙湾当年的木屋区。然而,年轻时期的Julia对大澳并无好感,因为在她过往的记忆中,进入大澳需历经长达8小时的舟车劳顿。
虽为原居民 惟年轻时对大澳并无好感
Julia长大后曾到日本留学,后来移居英国,开始著手经营地产生意。她形容,地产生意永远是强调金钱,但其开咖啡店的梦想并无熄灭。
3年前重返 发现最好嘅地方原来系故乡大澳
在2015年,她与英国籍丈夫Steven Thriscutt重回大澳度假,发现故乡祖屋附近的小桥流水、令人赞叹的日落;她还发现,在步伐急速的香港社会中,大澳还有一份繁华都市中难得的悠闲,“原来最好嘅地方唔系法国、瑞士、英国,原来系自己嘅故乡,大澳都有美丽一面,唔只系一条‘咸鱼街’。”
还是觉得故乡好,但如何留得住?如何将一份感传递?Julia的四哥,是祖屋继承人,经过Julia的多次游说,最终接纳了开茶座的建议,更一手包办装修。四哥由初时的抗拒,变成今日经营茶座的愉快,除肩负茶座的维修、装修重任,更不时会招呼客人,面带笑容地与不同国籍的顾客聊天。
大澳景色令居英格兰丈夫印象难忘
“大澳的群山令我想起苏格兰,驶过小艇的画面犹如身处威尼斯(The hills remind me Scotland. The boats remind me Venice.)。”丈夫Steven虽然长居英格兰,但坦言大澳的美景令他十分难忘,两年来多次穿梭港英之间。在本月初,Steven悄悄地飞抵香港,给妻子一个惊喜。
因茶座未能领长期牌照只好结业
然而,Julia本月(5月)9日毅然在Facebook专页宣布,三盏灯茶座将于5月31日结束营业。她向记者解释,结业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我屋企系英国,结业之后我就会返去;第二,因为茶座无长期牌照,被人咬住唔放。”
“三盏灯”代表三份情
对于经营两年的心血要结业,会否觉得可惜?Julia说,“三盏灯”代表父母、老师和身边人,“好多人都忽略咗老师,其实老师都系大家人生中其中一盏指路明灯。”与三者一样,Julia认为“三盏灯”的存在不能用金钱衡量,要时常保持感恩,“我无觉得可惜,因为我已经完成(开咖啡店)目标,梦想成真,感恩上天给予机会。”
母亲曾因嫁予因意外截肢父亲而遭嘲笑
Julia跟记者分享说,父亲是一名渔民,后来因意外需要截去单脚;当时其母亲十分年轻,背后被人指指点点,笑她嫁给了一名“跛脚佬”。Julia感激母亲一直以来的养育之恩,眼泛泪光道:“我以今年88岁的妈妈为傲。我希望将三盏灯成功的荣誉,送俾爸爸妈妈。”
虽然三盏灯茶座剩下的日子不多,Julia仍坚持经营理念,鼓励顾客慢慢享受、不要赶,坐上8个小时甚至一整天都不介意:“你唔可以催我,我都唔可以催你。”她不断鼓励到访的年轻人,靠双手绝对可以创未来。
下月将免费招待弱势社群
为回馈社会,三盏灯茶座于6月12日至18日期间,将免费招待社会各界弱势社群、社福机构及有需要人士,Julia说:“横掂啲食材都唔会带得走,帮我宣传下,俾更多弱势社群可以嚟享受大澳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