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巴炒叶蔚琳.拆局】九巴步中巴后尘? 尚欠一个狠辣的女高官

撰文: 林剑
出版:更新:

上月九巴大埔公路车祸,引发社会对九巴车长薪酬待遇的关注,随后更发生工业行动以至炒人风波,事件一发不可收拾。
归根究柢,今次事件背后是一个相当严峻的结构性问题:九巴的巴士业务一直萎缩,要大幅改善员工待遇确有一定难度,车务收益欠吸引,资方只图守业无意加大投资。恶性循环之下,以致员工薪酬待遇不断受到挤压,结果牺牲服务质素。
其实当年在港岛经营的中华汽车(中巴)亦有类似问题,由于业务不断萎缩,车长待遇不佳终引爆工潮,服务质素每况愈下。结果当时一名女高官对中巴专营权“手起刀落”,今日的九巴,又是否渐渐地也走上了同一条轨迹?

叶蔚林发动工业行动,成为焦点。(罗君豪摄)

中巴由盛转衰 九巴正步其后尘?

中巴早年一直是港岛区内公共交通的龙头,全盛时期有过千部巴士,每年载客量超过3亿人次。不过在70年代末地铁通车后,情况开始有变。特别是1985年港岛线通车后,直接为中巴带来激烈的竞争,投资者颜氏家族又没有意欲注资改善服务,部分巴士车龄长至二、三十年,车队老化且脱班情况严重,收到的投诉增多,事故不断,车长薪酬待遇也无法提升。

在1989年末,由于中巴劳资双方谈判退休金问题未能达成共识,员工连续两天在繁忙时间罢工,以致港岛交通“七国咁乱”,重挫中巴的声誉,政府自此也锐意逐步削减中巴路线网,收回中巴专营权的呼声亦日渐擡头。1993年,中巴被撤消26条港岛南区巴士路线的专营权,以示警告。

踏入90年代后,中巴服务更是每况愈下,由于长期经营不善,公司持续裁员、加薪幅度过低,继续引起员工罢工抗议,脱班持续恶化,严重影响港岛区交通。1995年中秋节前夕,当时应在山顶开出的中巴15号尾班车无故脱班,导致400名在山顶赏月的民众滞留,惊动警方派出大卡车疏导人潮,更导致政府对中巴失去耐性。

最后,运输局在1998年2月宣布不再延续中巴专营权,并在当年8月31日后正式停开,旗下88条路线交由新巴接手,另有12条路线交由城巴营运。主导此事的女高官,正是时任运输署署长罗范椒芬,被形容为“赢了漂亮一仗”,及后继续升官。

罗范椒芬为当年教改推手,其“如果系点解净系两位老师自杀呢”名言言犹在耳。(资料图片)

巴士业务“做唔住” 地产副业更吸引

其实中巴的老板颜氏家族,早期对于巴士业务相当进取。创办人颜成坤在战后不断购买物业、巴士和厂房,在1972年,该公司首先引入后置引擎双层巴士,当时为全港首创。同年海底隧道启用后,中巴也将服务伸延至对岸。

只不过自80年代开始,一方面地铁加入竞争以致巴士业务“做唔住”,加上香港前途问题未明朗,颜氏已开始没有心机再注资加强巴士业务,服务也自此大幅倒退。至90年代初,由于颜成坤年事已高,业务交由3名子女颜洁龄、颜杰强和颜亨利打理,他们对巴士业务更不热衷。

由于中华汽车自身持有许多车厂和员工宿舍土地,后期开始逐步出售,或是联同发展商改建成地产项目。中华汽车的名字仍然存在,只不过实质业务已经渐渐变成地产公司。例如现时北角的港运城,正是中巴将旧有的北角车厂发展而来;北角港涛轩乃是前中巴员工宿舍。至于原柴湾车厂地皮,则已于2015年获城规会批准更改土地用途,颜氏家族计划和太古合作,重建为商住项目,总楼面约69.2万方呎,预计整个项目涉资上百亿元。

当年中巴服务质素下降,导致专营被终止。(资料图片)

铁路成交通骨干 巴士业务沦鸡肋

固然以车务服务而言,九巴现时仍然未至于当年中巴“病入膏肓”,要说严重到失去专营权的程度,或许言之尚早,但两者所走的轨迹:业务日益收缩、服务水准转差、劳资纠纷不断、车务收益成鸡肋,对地产“副业”渐变“主业”…当年中巴的问题,亦是九巴现正面对的问题。

事实上,专营巴士在香港可算是“夕阳行业”,在政府整体的交通运输规划中,是以铁路为骨干、巴士的经营空间不断收缩。根据政府去年发表的《公共交通策略研究》,专营巴士的最重要定位是“服务尚未有铁路直达的地区,并提供接驳至铁路网络以及跨区服务”,简单而言,就是辅助港铁。

报告也指出,2016年本港每日有1,200万人次使用公共交通服务,其中专营巴士占33%,2021年将会萎缩至30%;相反铁路就会由37%增至39%。更重要的是,当铁路网络不断扩大,巴士所占的市场份额不但势将收缩,而且可以继续经营的,大多是一些较为“猪头骨”的路线,巴士业务恐怕会愈来愈难做。

《香港01》过往也已提到,九巴最赚钱并非来自运输业务,而是将巴士车厂建楼。例如翻查年报,九巴于2016年的车费收入为港币66.494亿元,但其实属“好睇唔好食”,因为总经营成本为港币61.347亿元,近年九巴更曾因国际油价高企推高经营成本,出现亏损。反之,九巴原有车厂地皮拨归母公司新鸿基地产改建成住宅或商厦,盈利较巴士业务更可观。

铁路才是香港未来交通发展的重心。(资料图片)

巴士属“夕阳行业” 政府须重新思考定位

由于巴士业务盈利前景欠佳,在如此“限米煮限饭”之下,九巴自然没有诱因改善服务,而为了保持利润,也只得不断打人手和车长福利的主意。结果车长当然不满,人手流失和难以吸引新人入行,容让巴士继续脱班,服务质素下降。最后结果还是“无限loop”,九巴无诱因再改善服务,问题持续恶化,事故频生。

面对服务质素下降,当年政府对于中巴的做法,是手起刀落。不过就算政府再有一个如罗范椒芬一样,对专营巴士公司“毫不手软”的高官出现,但现实的问题是,到底有甚么财团会接手食之无味的巴士业务? 始终,就算在铁路为骨干的运输政策下,巴士的重要性下降是无可避免的事,但专营巴士服务仍不可或缺,但继续容让服务水平下降,又于理不合,如何为专营巴士的未来重新定位,令巴士公司有诱因不断改善服务和司机待遇,实在有待政府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