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独家】新地“笋价”完成马鞍山农地补地价 比8年前同区更平
《香港01》获悉,新鸿基地产(0016)与政府就马鞍山西沙公路超大型住宅项目(下称西沙路项目)达成补地价协议,金额达159亿元,总额虽然创历史新高,但每呎楼面地价仅3,195元,估计每呎楼面总成本约9,000元,若日后以每呎1.6万元推售,新地可获利300多亿元。有学者表示价钱偏平,反映政府渴求增加土地供应心切。
西沙路项目为新地一下子增加近500万方呎可建楼面,规模等同沙田第一城,而地皮面积则等同四个维园,亦会成为新地未来一个重要盈利来源。有发展商高层指出,该地皮背山面海,拥有西沙全海景,有力打造新界“贝沙湾”。
《香港01》获悉,政府早于本年上半年已就西沙路项目批出补地价,惟新鸿基地产其后上诉,及后政府再批出修订补地价,新地管理层认为金额可接受,亦考虑到若再不接受补地价,日后若城规会不批准项目续期,便有机会令新地这个经营逾二十年的项目“泡汤”,所以决定落实建筑图则及补地价,最终协议以159亿元补地价,创农地补地价纪录的新高。
学者:反映政府渴地
冠域商业及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关焯照表示,若对比同区马鞍山落禾沙项目(现址为“迎海”),以约96亿元补地价,每呎楼面约3252元,今次西沙路项目补地价后,每呎楼面的升幅甚至较8年前低,“感觉上当然平。”但他认为成交价非政府“卖大包”,因新地需负责扩阔道路等基建,估计总发展成本超过200亿。
关焯照认为今次政府有经过周详考虑,亦反映对增加供应的渴求,只要发展商出价不离谱,也会愿意达成协议,“睇得出(政府)好想增加供应,而佢哋揾唔到地,以现在这么缺地来说,农地是最快选择。”
西沙路项目邻近西贡十四乡,预料可兴建51幢住宅楼宇及32幢别墅,楼高约3至24层。发展项目亦提供多元化的社区设施,包括小学、中学、教堂、幼稚园、安老院舍、公共运动场及购物中心。
农地转用途成为大发展商增加土地的途径。持有大量农地的新地,继今年5月完成屯门兆康逾65亿元补地价后,现时再为十四乡补地价为159亿元,即本年新地已投入超过200亿元于农地转用途的补价。
项目亦打破2009年马鞍山落禾沙项目(现址“迎海”)、以约96亿元、每呎楼面补地价约3,252元,所创下最大宗农地转住宅的补地价金额纪录。
发展期最少8年
新地目前手持农地超过2800万方呎,并正处于更改土地用途的不同阶段。在申请转换新界农地用途方面,新地主席郭炳联于两个月前的业绩会称,西沙路项目涉及楼面约490万方呎,另需投资大量基建,预期完成发展需时8年。
新地副董事总经理黄植荣于两个月前曾表示,集团一向从申请换地、农地转换,甚至在市区收购,争取发展用地。但是在西沙路等项目,因涉及复杂环节,要处理路桥、土木等不同基建,因此要较长时间商议。他又称,政府向来有补地价机制,发展商亦需要投入额外成本去负责基建、排污、路桥及开山劈石,并形容今次新地能够争取两个项目完成转换用途,实属“好彩”。
西沙路发展项目详情
基地位置: | 西贡十四乡 |
基地面积: | 76.4公顷 |
建筑高度: | 3-24层 |
建筑面积: | 住用 - 约482万平方呎 |
非住用 - 约9.7万平方呎(会所) | |
- 约10万平方呎(商业) | |
- 约18.8万平方呎(体育综合设施) | |
- 约9.7万平方呎(公众停车场) | |
单位总数: | 4,730伙 |
平均每伙面积: | 约1000平方呎 |
资料来源:城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