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重镇山西变革发展洁净能源 氢能更普及有助节能减排

撰文: 01医务所 源栢梁
出版:更新:

国际社会对环保能源的使用越来越讲究,氢能发展是近年被广泛讨论的新能源议题之一。各地的氢能使用已越趋普及,连内地亦加紧脚步,其中属煤矿重镇之一的山西省近年大力发展洁净能源,其氢能发展步伐更不容忽视,期望在产出能源之余亦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大型产业化改革的决心及推动速度实在值得各界借镜。

撰文:资深工程师及工程师学会前任会长源栢梁

笔者随团到访山西新能源生产的基地厂房,体验其大力发展氢及甲醇等新的能源改革的成果。

早前随本港山西社团以医疗工程学会身份到山西参观,笔者特别考察了当地环保能源的发展进程。山西属内地文化明城,更是煤炭重镇,笔者想起约40年前首次到达国内,便曾被安排到访山西省。当年大学刚刚毕业的笔者,参加由新华社安排的师生团,到访北京、石家庄、山西及内蒙一带,当时对内地认识不多,事事均感到好奇,可算是最早期的“国情班”,故即使当年要由红磡出发,乘坐三天的绿色铁皮火车远赴北京,睡足三天硬卧亦未言倦。还记得当时火车以煤炭推进,睡醒后一脸炭屎,倒觉有趣。

记得当年已认识到山西省位于太行山之西,故称山西,而在山的东面就是山东省。山西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亦闻名生产煤炭,不过多年后再访,该处已成为大力发展洁净能源的重要省份。今次笔者随团到访部分能源生产基地厂房,发现当地近十年间逐渐加大力度发展氢及甲醇等新的能源,极力一洗过往所谓煤炭城镇令人感到不洁的形象。

在山西运作的重型氢能卡车正在加氢站加注氢气。

山西省拥有丰富煤矿资源,包括大量焦煤。山西的焦煤一般具有较高固定碳含量和较低挥发分,故适合用于焦化过程,能产生高品质的焦炭。焦炭的能量密度比原煤高,能在冶炼过程中提供更持久和稳定的热量。而焦炭的多孔结构使其燃烧更加充分,有效减少未燃烧的残留物,从而提高整体燃烧效率,广泛应用于冶金工业。因此,山西焦煤是中国钢铁生产的重要原料,对国内冶金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煤炭产业是山西经济的重要支柱,焦煤的开采和焦化加工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但焦煤生产和使用时会产生一定污染物,故现代化生产设施通常会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随著环保意识提高,煤炭的高污染性使得焦化产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国家提出要对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使山西企业寻求更清洁的产能方式。山西便开始探索将煤炭转化为氢气的技术,如煤气化等,这样不仅能减少碳排放,还能开发出新的能源形式。氢能被认为是未来的清洁能源,具有显著的环保特性,加上政府政策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包括资金投入和技术研发,鼓励企业转型升级。随著氢能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制氢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吸引了大量投资和技术引进。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山西从传统的焦化产业向制氢产业的转型,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山西近十年间逐渐加大力度发展氢及甲醇等新的能源,配合国家在2014年提出能源安全新战略以加强发展环保能源。

氢能发展得最早的国家之一是美国。早在20世纪中期,美国就开始进行氢能和氢燃料电池的研究,并应用于在太空船上的供电系统。随后,德国和日本等国家也开始在这一领域展开研究和应用。不过,氢能的商业化和大规模应用是在21世纪初期才逐步推动起来的,尤其是在日本和德国的政策支持下,氢能技术得到了更快的发展。氢能发展技术虽然始于国外,但国家的生产技术也不输外地,尤其国家在2014年提出能源安全新战略后,各地均加强发展环保能源。

笔者在山西参观了解到当地如何将焦煤转化氢气,如先以高温令焦煤释出煤炭气体而往后产生氢气。这样将煤炭气化或液化,即转化成气体或液体以达至方便运送及使用。究竟焦煤在制造焦炭过程中如何生产氢气?根据资料,焦化进行时,焦煤在缺氧环境下加热,生成焦炭、煤气、煤焦油等产品,煤气当中含有一定量的氢气,可达百分之50。煤气主要由以下成分组成,包括氢气(H₂)、一氧化碳(CO)、甲烷(CH₄)、二氧化碳(CO₂)及其他轻烃,而氢气可以通过不同方法进行分离和提取。如物理吸附是利用特定材料吸附煤气中的氢气;化学吸附使用化学反应将氢气从煤气中分离出来;或变换反应是通过水煤气反应进一步生成氢气。生成的氢气会被收集及储存备用,使用时是透过配合燃料电池发展技术,将储存的氢注入电池内与氧气结合,便能产出电能,供不同用家使用,特别是适用于电动车作为燃料。而产能期间只排放洁净的水,避免了燃烧煤炭或汽油带来的环境污染,故被视为效能甚高的洁净能源。

据当地专家透露,山西省近十年间发展迅速,其以在中国的氢能产业中逐渐崭露头角,潜力及发展前景不容忽视。随著技术和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山西的氢能产业有望快速增长,可谓掀起了一场“能源变革”。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进步,氢能得以受到广泛关注,成为清洁能源转型的重要一环。氢能的应用仍在不断发展,特别是在交通运输和储能领域。其实除了巴士等交通运输工具,本港能源使用量较大的建筑物,包括医院等廿四小时运作的设施,亦值得积极考虑增加或引入氢能的使用,减少对地球的污染及影响市民健康之余,有助本港整体进一步达至碳中和,若能在本港广泛推广,长远亦能降低使用清洁能源所需的成本。

《01医务所》与资深工程师源栢梁合作,逢周一推出专栏“源途有你”,分享工程与医疗的大小事。

源栢梁一直以推动工程界专业发展为己任,是香港工程师学会前任会长。数十年专业路途,著实值得回忆,亦深信后来者或可从中领会工程专业要点所在。源途有你,就让大家一起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