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铜锣湾书店的日子》第一回 店员失踪前 邮寄书常被退回
本文由作家胡志伟(笔名“郑义”)撰文,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日记1:桂民海失踪消息传出震惊全城
十一月六日
这是一个黑色的星期五。清晨五点起身,打开电脑先看博讯新闻,“香港出版商阿海被从泰国绑架回国”十五字映入我的眼帘。文章说,阿海(桂民海)和他的合伙人吕波、雇员林荣基、张志平分别在泰国、深圳失踪。
这条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蓦地中断了我既定的写作计划。我马上致电挚友李波,他声调低沉,坦承巨流公司濒临全军覆没,现正疲于奔命,在柴湾仓库、北角出版社与铜锣湾书店之间忙不及履。基于朋友义气,我毫不犹豫地说,愿意放下手上书稿,去铜锣湾书店当一名义工,他表示欢迎。就这样,我这一辈子增添了八星期的卖书生涯。
我和李波是一九九五年六月经朋友介绍认识的。当时他在一家大型印务公司担任美术总监,我正负责文学季刊《香港笔荟》的编务。他是英国留学生,精通电脑排版技术,还是个出色的油画家。我邀请他帮助设计香港笔荟的版式、封面封底以及绘制小说插图。
《香港笔荟》是香港笔会的会刊,该会是“独立中文笔会”,创办人为著名抗日小说《风萧萧》的作者徐𬣙。一九七五年代创会时,会员有文坛精英熊式一、胡菊人、刘以鬯、徐速、南宫博、司马长风、张同、钟玲、黄维梁等。
一九八零年徐𬣙病故后,会务一度陷入低潮。一九九三年二月,我召集陈蝶衣、刘济昆、舒巷城、冯凤三、马鼎盛、罗孚、容若、张同餐聚,并向外地名家白桦、王小波、叶永烈、艾晓明、张欣、贾亦棣、逯耀东、张宗和、陈村、陆星儿征稿,终于以会刊凝聚新老会员,恢复了这个国际笔会属会的活动。自一九九三年三月至二○○○年十二月,出版了十七期近五百万言,还邀约曾任瑞典文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埃斯普马克、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主任罗多弼、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现代小说史》作者夏志清为笔荟撰稿。
李波美术天份强
李波担任美术总监是第四至第十七期,他设计的第五、八期是“纪念张爱玲特辑”,由于封面尽态极妍、引人入胜以及名家如林,该两期都卖了三千多本,雄踞全港文学刊物之榜首。一九九七年我主编《开卷有益》杂志时,仍邀请李波任美术总监,我始终认为,李波的设计、插画水平在香港是首屈一指的。
二○○四年春,李波辞去印务公司职务,自行创业,开办了文化艺术出版社。他的头一个选题是《上海帮的黄昏》,曾邀约我合撰,我因庶务羁绊,未来得及加盟。当我得悉这本书卖了两万多本时,着实为他庆幸。当年我还是抽空为他撰写了《上海滩黑白道大亨》、《上海滩豪门巨富》、《上海滩天王巨星》、《上海滩惊天大案》等五本历史作品。由于李波为人慷慨大度,他付给的版税几达坊间同类出版社的两倍,所以十二年来,我一直跟他合作愉快,给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林彪、张发奎、朱镕基、李鹏、龚如心以及世界富豪、中国富豪的传记以及历史类书籍五十多本,从来也未发生过龃龉。
二○一二年,李波同旅德华侨桂民海合资创办了巨流发行公司,将他麾下“文化艺术”、“南风窗”、“新视界”三个出版社,连同桂民海的北运河、双丰等九个出版社,抽离刘达文的夏菲尔出版社,还挖走了夏菲尔的两员干将吕波和张志平。巨流买下了柴湾康民工业大厦十楼一个两百平方米的货仓,又租赁了九楼一个一百平方米的货仓,生意兴隆,蒸蒸日上,还曾一度超过了夏菲尔集团的业绩。
二○一四年,桂民海与李波合资向林荣基买下了崇光百货公司后面的铜锣湾书店,一则以此为巨流的橱窗与读者联络点,二则落实产销一条龙的规划。当时店主林荣基历年积累了损失二十万元,加上年老力衰,乃乐于脱手买方。
日记2:内地订书不少 非禁书也未能过关
十一月七日
到铜锣湾书店站柜台进入第二天。这三十平方米的舖面,分四列排著卅六只书柜,一进门右手是名人传记、史学专著等,左手是有关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前中央政治局委员薄熙来、前中央统战部部长令计划及其红颜知己的政治八卦诽闻书籍。虽然门前高挂“政治书籍最全”,但这类书仅占全部书刊两成,更多的是武侠、言情、健身、减肥、美容、医药、占卜、星相、金融、投资、宗教、旅游、辞典、文物、儿童、小说、诗歌等书刊。
在收银台右侧的狭窄巷道中,堆积了几十捆书,其中部份是大陆邮局退回的书刊(包括境外印行的五十二册精装《毛泽东全集》,载有毛泽东微时主张湖南省独立的文章),另一部份是大陆读者委托店长林荣基到深圳邮寄的书刊。其中未必每本都是“禁书”,但我知晓二○一三年中央邮电部曾下达通知,禁止深圳的邮局收寄国外、境外出版的书刊,看到大陆邮局开具的退书单,我对林、张、吕三人被捕的原因恍然大悟。
林荣基原先在左派中华书店任职,一九九四年以退职金租赁了处于香港地王的一座旧楼一楼,开设了这家综合书店。老林待客和气,有求必应,所以客似云来,门庭若市。一九九六年市政局斥资二百多万元编写的近千页辞书《香港文学作家传略》交林荣基总代理,这部定价290元的精装书,我买了15本送友侪。此后我的自由出版社产品,也交付老林代售,像《书评集锦》、《被历史遗忘的名人》等厚书,至今一直輰销。
外国记者关注书店职员失踪
我到铜锣湾书店,看见李波整天忙于应付中外记者,外记如VOA、BBC、NHK、法广、读卖、朝日;中文记者如苹果、东方、明报、星岛、端传媒等,他不愿得罪记者,勉强同意给书架拍照,但又怕卷入是非,坚拒拍他个人照片;不时还有热血时报、国际特赦组织等来电采访,不胜其扰。
我建议李波把阻挡通道的几十捆书刊放进书架底下的大柜,这才发觉点货、订货、开单、收钱、理货、上架等业务由一人总揽是十分辛苦的。傍晚,立法会议员何俊仁来买书,他表示,有关失踪人士若需要法律援助,他义不容辞,分文不收,我深为何议员的扶危济困精神所感动。
报料请致电或WhatsApp “01线报”:6511 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