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号差馆】已消失的死囚制度 宝马山双尸案为何没执行死刑?
最近的确有点沉醉在以旧香港为主题的剧集,在此我要多谢一位instagram留言的朋友,因为他有意无意让我知道《全院满座》的姐妹作《七号差馆》,让我又可以再次沉醉在上世纪的老香港历史中。
【文章原刊于01撑场,欢迎下载香港01 app,与其他作者一同讨论喜爱话题。】
我这里所指的《七号差馆》并非2001年的香港电影,而是于同年制作的TVB剧集。然而不知是否撞名的关系,这套剧居然成了十年仓底货,到2011年才在深夜时分播出。
与《全院满座》一样以闹鬼为主题,背景是1950年代。但这次的鬼魂是由家燕妈妈饰演的黄英姑。黄英姑因为侄仔介绍而接触外围,久而久之就欠下巨债,为了还债就在侄仔(张兆辉饰)介绍下,为开设外围赌档的黑社会大佬做替死鬼。起初几次不过罚钱了事,岂料一次,侄仔原来杀了自己女友及与她偷欢的外卖仔,为了自己仕途于是找了黄英姑做替死鬼。最终,黄英姑最后被控谋杀而被判死刑。时间到了1970年代,旧街坊兼警员剑仔(吴启华饰)在一次偶然机会下,在证物房与寄附在自己辫子上的黄英姑冤魂产生感应,并开始为她沉冤得雪。
下载“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热话: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头五集主要述说当年冤情,但最吸引我的,是它描绘了50年代香港的检察和司法制度。当年香港还是有死刑制度,剧集也有讲述黄英姑被吊死的过程,确实令我有些震撼,也勾起我小时候参观惩教博物馆的一些回忆。
香港的死刑制度其实要到1993年代才正式立法废除。剧中法官宣布英姑被判死刑时,手拿起黑纱今蒙头。这个画面今日已经不会见到,但小编曾经在90年代的经典戏《壹号皇庭》的片头中见过。原来这是按照英国法庭的惯例,目的是表示默哀和尊重。如判死刑,法官会宣读:“陪审员已裁定你的谋杀罪名成立,现将你还押监狱,然后定期将你由监狱带往刑场,以一绳堕于你颈,吊至你气绝,然后由港府择日将你安葬,愿上帝庇佑你之灵魂。”可见,死刑是以问吊方式进行的。
当时负责囚犯和死刑事宜的是惩教署的前身监狱署。当时专门监禁死囚的地方,是赤柱监狱H座的六个独立囚禁房。原来在安排囚犯死刑时,行刑过程也是度身订造的。英姑死前需要接受量度身高体重以及度颈,以计算行刑所需的沙包及麻绳,保证死囚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离开。
然而,到底是谁负责行刑呢?剧中不幸被选中的是英姑的邻居、也是当时监狱署的职员Benz雄。当他得悉这个消息时是极不愿意的,但原来他在入职时曾签署表示愿意接受这项厌恶性工作,以赚取高达75元特别津贴(那个年代75元是非常大的金额!)最后在英姑的劝说下,他还是接受了这项最后的任务。
处决以后,死囚依然要被困在监狱中,因为遗体会被直接埋葬在赤柱黄麻角道的监狱坟场。之后,死囚便没有任何仪式跟进,墓碑更只得一个编号,家属也不得探访及前往拜祭。
其实到1966年后,香港已经没有执行过任何死刑,然而到90年代直到回归,有一班死囚依然存在。最经典的是1985年轰动全港的宝马山双尸案的杀人犯童党。他们本身依例于1987年被判死刑,但由于他们未成年,按惯例要待成年后“等候英女皇发落”(At Her Majesty's pleasure)才决定刑期。然而到了97回归他们的刑期也悬而未决,最后家属需写信给第一任特首董建华要求港府为他们订下实际刑期才有定案。
香港的监狱制度已经逐渐改为惩与教并重,死刑已经废除,任何人士都可以享有改过自身的机会了。如果大家感兴趣,也不妨到香港惩教博物馆一看,了解一下香港的惩教历史,以及看一看那个模拟的绞刑台!
作者简介:煲剧学历史
作者Facebook专页:https://www.facebook.com/HistoryinDRAMA/
作者Instagram:@historyindrama
作者个人网站:https://historyindrama.wixsite.com/home
【编按:文章题目为编辑所拟,原题为“【已消失的香港死囚制度】”】
(以上文章内容均属用户提供,香港01不为任何用户内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