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脚痛自己救】一成跑手患足底筋膜炎 “震波治疗”可免开刀

撰文: 书摘
出版:更新:

近年香港掀起一股跑风,每年渣打马拉松参赛人数更持续上升,但跑者长年跑步下,足部可能已积存不少伤患。有美国研究显示,每十名跑者就有一个受足底筋膜炎困扰,原因是一般人全日步行约一万步,但跑者在一小时已跑了一万步,双脚比一般人承受更大压力,因此跑者属患足底筋膜炎的高危一族。
在台湾属少数专精足踝外科的医师、台中行健骨科诊所院长的朱家宏,在新书《自己的脚痛自己救》中介绍多种足底筋膜炎的治疗方法。朱家宏指这病分成急性及慢性,急性的会施用消炎药或局部注射类固醇。而针对慢性足底筋膜炎,除了物理治疗、拉筋或注射类固醇外,目前较主流的是进行“震波治疗”,即利用体外震波碎石机促进微血管新生,免去患者要受开刀之苦,但患者要有耐性,治疗要经过两、三个月或以上时间才会感受到疗效。

有研究指10个跑者就有一个受足底筋膜炎困扰,原因是跑者双脚比一般人承受更多压力。(资料图片)

下载“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热话: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以下是《自己的脚痛自己救:足踝专科名医教你远离痛风、冻甲、脚麻、拇趾外翻、脚踝扭伤、足底筋膜炎》的内容节录:

足底筋膜炎是覆盖足底肌肉群的中央筋膜出了问题。至于是什么原因所引发,目前医界并没有找出明确的主因,主要还是与患者的生活型态有关,足底筋膜炎主要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

急性外伤(急性):受到直接撞击、拉扯的创伤,例如下楼梯突然踩空,还有之前提到的健康步道伤害,都属于这种情形。有些没有好好休息复原,就由急性转成慢性。

反复性受损退化(慢性):从事需要长时间站立的工作,例如教师、百货公司专柜店员,或者体重过重,加上平常缺乏运动,如此产生反复性伤害,到中年以后,就容易罹患足底筋膜炎。

急性外伤的足底筋膜炎患者,大多是初期患者,建议以口服阵痛消炎药、固定治疗(例如用石膏或护具)等保守疗法因应,多休息即可。

如果前述疗法都没有效,可以考虑局部注射类固醇,这种强力消炎剂可以迅速解决患者的痛苦,但若工作、生活型态不改变,足底筋膜炎仍有复发的可能。而且类固醇注射最好不要超过三次,每次注射间隔需一至两周,因为打愈多次效果愈差,三次以上基本上已经不能对症状有太多的改善了。

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须就日常生活型态、经济能力等去选择适合治疗方式。(GettyImages/视觉中国)

如果是长期为足底筋膜炎所苦的慢性患者,那就必须与医师充分讨论,斟酌自己的生活型态、经济能力去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除了一般物理治疗、拉筋运动、注射类固醇外,台湾目前较主流的疗法为震波治疗(shock wave),以及内视镜手术。

一般来说,足底筋膜炎非得开刀治疗的机会不多,比例约10%左右。如果保守治疗3至6个月仍无成效,可以考虑进行“内视镜足底筋膜切除术”,将筋膜切开放松,伤口只有一公分左右,治疗效果又显著,但缺点在于手术后的疤痕痛可能持续3个月至半年。所以除了症状特别严重的患者外,常常可以见到术后的患者对内视镜手术的效果不甚满意。

另一种治疗则是利用“骨骼震波治疗仪”促进微血管新生,这本来是泌尿科在用的体外震波碎石机,后来把它的焦距弄短、力道调大后,发现对足底筋膜炎、网球肘有确实疗效。震波治疗的好处在于不需开刀、住院或特别休息,可惜的是震波治疗并不像吃药、打类固醇一样有抗发炎的效果,所以患者要经过两、三个月以上,才会感到疗效。

曾有患者接受震波治疗后,不过一周就来兴师问罪为何没有效果,然后自行寻求传统治疗,贴了三个月的药膏后,足底筋膜炎好了,还回头向医院呛声震波治疗根本没效,让医师委屈万分。患者没有想到其实足底筋膜炎痊愈,正是因为震波治疗在这三个月之间发挥了效果,而非多贴了那两、三个月的狗皮膏药。

+2

有些医师会把足底筋膜炎称做“脚底长骨刺”,因为足底筋膜炎的时间久了,生化的刺激物会增多,受刺激的筋膜会发炎,发炎后就会产生钙化现象,X光从侧面照过去,就会看到一个像刺一样的牵扯性骨赘生(traction spur),很多人会以为这个骨刺就是足底筋膜炎的病因,把骨刺拔掉,足底筋膜炎就不会痛了。

这其实是错误的观念,骨刺本身只是病征,并不是病的起因。足底筋膜炎的产生,也不是因为脚底被骨刺刺到。各位想想,钙化后的筋膜应该是一整片,怎么会是一根刺?所以将骨刺拔掉,术后的差异只是在X光片上不再看见那根骨刺,但足底筋膜炎的症状并不会减缓,就算症状会减缓,换来的也只是其他部位更多的痛楚。

试想看看,内视镜手术不过一公分的伤口,都可能会有长达半年疤痕痛的可能,何况是开一个五公分以上的伤口,把骨刺挖掉呢!

“震波治疗”利用体外震波碎石机促进微血管新生,免去患者要受开刀之苦,但经两、三个月才见疗效。 (GettyImages/视觉中国)
书名:《自己的脚痛自己救:足踝专科名医教你远离痛风、冻甲、脚麻、拇趾外翻、脚踝扭伤、足底筋膜炎》(时报出版)

作者:朱家宏

为台湾少数专精足踝外科的医师之一,高雄医学大学医学系毕业,日本奈良医科大学足踝关节外科进修,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圣玛丽医院足踝外科进修。现任台中行健骨科诊所院长、足踝医学会常务理事。秀传医院、林新医院兼任手术医师。专长:足踝外科、创伤外科、下肢复杂骨折、关节重建、运动医学。

为超级铁人三项玩家,IRONMAN Taiwan 2016、2018完赛,Challenge Taiwan 2017完赛。绰号“眼镜小医”,源于当年实习时,有次帮一位荣民伯伯打点滴,打了五次都不成功,伯伯吓得按铃向护理站大叫:“救命阿!有人要害我!”几天后,他接到院方处理病人抱怨的公文,附上伯伯的亲笔投诉信:“数日前遭贵院不合理对待,某眼镜小医……。”因此,“眼镜小医”不只是个俏皮的绰号,也提醒他在医疗这条路上永远要谦卑和努力。

出版社:时报出版

《香港01》获出版社授权转载,标题为《香港01》编辑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