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金手游究竟算唔算“游戏”?游戏有4大要素 转蛋只是财力比并

撰文: 方格子
出版:更新:

当现在人们说起“游戏”,往往是一个很意象的想法,以时代不同想到的“游戏”可能是弹珠溜溜球,也可能是牌局和鬼抓人。而在电视电脑数位时代,一般人或现代人提到“游戏”,可能直接联想到的是游戏机与电脑上的数位游戏类别,资深数位玩家可能想到某一款经典之作,这款作品可能出现于掌上游戏机、游乐主机、电脑或手机上头。这次探讨“什么是游戏”,主要是以法国卡昂大学哲学教授史铁凡休维尔(Stephane Chauvier)著作《什么是游戏?》一书中所叙概念,是做一个简单的导读与解释部分。另外也用书中的概念是看关于为什么现代某些电脑、电视游乐戏时代的玩家对于手机游戏有相对的排斥感?故,以这主题做简单的发想。

▼▼▼点击先了解“什么是游戏”的4大要素▼▼▼

+8

什么是游戏?从根本来说它是人类发明的一种行为,主要用于叙述一件娱乐,或在这娱乐的活动过。故“游戏”一词可以是名词也能是动词。但游戏如以主要的词汇概念,也有一种哲学之意,如同大家所常听到的一句“游戏人间”或“人生不过是场游戏”等等,类似的词汇,如果以游戏是一种娱乐这件事情来说,是否可以把“人生”等同于“一场游戏”?虽然我们很想人生如戏,但事实的结果,我们都可知道游戏跟真实人生可说是两回事。

故,如果要提到“人生不过是一场游戏”,那么首先我们要先定义一件事情:“什么是游戏?”我们依照法国哲学教授,史铁凡休维尔(Stephane Chauvier)所写的《什么是游戏?》一书全文中,会发现,史铁凡休维尔(Stephane Chauvier)教授认为“游戏”是需要满足四项简单的要素:

1. 它是人为的产物
2. 现实不会影响游戏发展_(详见最后附注)
3. 它是能够输掉且有难度的
4. 游戏必须要有规则和目标,且每个人都遵守规则。

而以上几点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部分,那就是游戏必须让玩家感到有趣。

▼▼▼那课金手游究竟算不算“游戏”?▼▼▼

+11

游戏必须让玩家感到有趣,不然即使它有完整的规划与玩法,都不能成立为游戏。这是一种绝对,玩起来不有趣的游戏,其实根本上在玩家心里并不符合游戏。而“游戏”本身跟“玩游戏”是不一样的。在书中,史铁凡•休维尔教授以法语的文法作为基础,去叙事玩游戏跟游戏的不同,但这对非法语系和未有法语常识的读者来说,相当难理解。所以这里采用书中提的案例简化来叙述关于“游戏”与“玩游戏”间两者的不同。

以篮球为例,在球场上有个人在打篮球,那么是否是在玩篮球游戏?首先我们都知道篮球基本是多人一起能够成立的运动,篮球游戏必须多人才能够成立,故这个人不是在玩篮球游戏?答案是肯定,也是否定。如同上面所叙游戏的一点:游戏必须要有规则和目标。如果今天在球场那个人他一人在打篮球,却有为自己订定一个目标和规则,并且去达成它,这也可以算是一个篮球游戏,只是和我们听到的制式的篮球游戏不同。

那何谓“目标”和“规则”?如果今天打篮球的那个人是个篮球选手,他规定自己今天要投进三球,然后他很轻易就达成了目标,这样算是游戏吗?就满足游戏的项目来说,篮球员如果目标是投进三球,这其实并不构成一个游戏。原因在于没有“难度”,难度是游戏里头一个重要的角色,随意上篮投球,对长期在球场的篮球员并未有难度。而如果篮球员是规定自己在罚球线内三步上篮,且十球全进,那这可以和不可以达成之间的“难度”就有可能让打篮球成为游戏。

我们从“游戏”的四项需求来看刚刚“打篮球”这件事情:首先打篮球是人为的事物,并且是人创作出来的。我可以选择打篮球也可以不打,并且我投篮不一定可以投进,并且它有一套规则,或我自己订制一套自我的篮球比赛规则。故,以上几点可以归类出“打篮球”跟“篮球游戏”的差别。我今天单纯的在篮球场上投球是打篮球,但如果我订制了“难度、规定、目标”等,且难度是介于我可以达成跟不能达成之间,这就是一场“篮球游戏”。

由此可知,游戏是要有所规定和目标的,并且有难度。而在多人进行的时候我们可以依照规定进行游戏,并且彼此竞争同样的目标,并且在竞赛中落败或胜利。而游戏有一点是重要的,就算失败或胜利都不影响玩家本身,并且可以不断重复游戏,下一场不管玩与不玩都在玩家的选择权。以这概念我们来看两部当红的轻小说改编动画作品:《刀剑神域》与《纪录地平线》,两者虽都是游戏,但皆会影响他人,故在游戏定义上,两部动漫的游戏已经不能够称之为“游戏”。

相关文章:FGO石油王课长抽齐5星宝5 课金量超恐怖 盘点8件玩家疯狂事

+4

而在《什么是游戏?》书中也有陈述关于角色扮演与戏剧演员的差别,和关于游戏的不同的哲学家所提出的观感,与游戏分心在人类生活上扮演的重要性,就如同打猎的意义不在于猎物本体是一样的道理。在这要用史铁凡•休维尔教授的书籍《什么是游戏?》的游戏定义来叙事:为什么手机游戏被过往一些电脑电视游戏的玩家所鄙视?其根本上手机游戏,也是我们俗称的手游为什么会引发同样是电子游戏玩家那么庞大的排斥感?就这观点做一个初探。

手机游戏的兴起,是近几年游戏市场状况,就产值而言,手机游戏的营收已经远超过电视、电脑、传统线上游戏。在早期因为手机效能限制,玩的游戏比较简单且粗糙,且传统手机按键操作性不高,只能产出贪食蛇这类的小游戏。目前手机的发展跃进,等同于一台小型电脑,处理资讯与效能大幅提高,用来编写手机程式的语言增多,并且随著手机代代革新,不只是游戏,连其他生活功能也大量的进化,如电子钱包与视频通讯。

乍看下来,手机游戏就像是当初电脑游戏进化成互联网游戏的热潮一般,是个时代性的产物,但为何会引来许多不同的电脑与电视游乐器的玩家反感与不悦?我们从《什么是游戏?》一书中的叙述游戏之概论来观看,这其中关于手机游戏与传统游戏需要的认知到底有何差异。手机游戏透过手机特有的网上商店下载,并且透过捆绑手机门号和销售道具为营运方式,简单来说,玩家是先从商城下载一个安装档,进入游戏内部后才逐步下载完整的游戏游玩。

手机游戏的确有传统游戏的卖点,漂亮的美术图与具有故事性的世界观,游戏档小,重点它还具有便利性和方便携带的普及性,这些都是手游的益处。但是现在随著商业市场的成熟,各家游戏厂商所制作的手机游戏是否还有所谓的“游戏哲学”,又或则现今的手机游戏已经没有所谓的游戏哲学,取而代之则是一门“销售哲学”?前面我们提到关于“打篮球”与“篮球游戏”本身的差别,而现在则将更深入的分析“手机游戏”与“一般游戏”的落差。

相关图辑:消委会揭手游商5招吸金术▼▼▼

+1

前面法国哲学教授史铁凡休维尔所认为的“游戏”满足条件:一、它是人为的产物。二、现实不会影响游戏。三、它是能够输掉且有难度的。四、游戏必须要有规则和目标,且每个人都遵守规则。实际上手机游戏与这四项条件有所出入。手机游戏与一般游戏有著严重落差,手机游戏中的游玩规则和目标,与每个人需遵守的规定。反而是造成现今手机游戏最无法被玩家认同,且相当致命无法超越一般游戏决定性的差距。

还记得打篮球的例子吗,一场游戏必须要有“难度、规定与目标。”才能构成。通常游戏中我们都有一个最终的目标,例如打败魔王;王子结婚等这类的大目标,我们通常享受主角到达结局,完成任务,最后在一些细微的部分寻找支线任务与隐藏的乐趣。而手机游戏则相反,它取消了这大目标,转而以小目标来取代。这跟互联网时代的游戏性质相当类似,你会承接卫兵帮我打倒十只月月或村民要你从甲甲城送东西到拉拉城的任务,细微的任务为手机游戏的全部。

手机游戏出现许多全新但微妙的任务类别:一个玩家难达到的目标,但又要让玩家觉得有可能达成。这是个什么目标?一个收集与得到稀有品的目标。因为细小的目标无法吸引玩家长时间的游玩,故,游戏公司设置了暧昧的目标体,一个需要“机率”的目标,说白点就是抽卡与转蛋制度。一个人人有机会,但又不是那么容易的庞大目标,的确满足“难度与目标”两个类别,但是“规定”这项目呢?这就是手游最大的致命伤。

为了得到自己游戏中想要的奖品,玩家必须不断的依靠机会命运,用游戏中所得的物品去换取靠运气的商品。这时一个破坏手游最大的行为出现,利用现实的“金钱”而换去更多得到游戏内商品的机会。一个有趣又有深度的游戏,就在于游戏中所制定的规定,游戏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竞争,并且有输有赢,才能构成“玩游戏的要素”也是所谓的可以输,不会影响现实的游戏。如靠著现实中的金额在游戏内换取比其他人更多的机会,那就表示这游戏不具备公平竞争性质。

相关图辑:消委会实测11款手机游戏课金宣传及详细报告👇👇

+18

故手游获得目标的“规定”变相成为一场不对等的游戏。它利用现实影响游戏内的状况,并且游戏公司还大量提倡玩家去利用现实(金额和评价)去影响整个游戏内容的方向,使游戏内的玩家再也不是对等关系,变相让游戏资本主义化,我可以花越多钱得到越多,并且不但没有人制止,且官方还支持这样做,为的是让游戏可以不断的营运,且得到好看的营收额,这让手机游戏已经不只是游戏,而是一场现实的财力较劲。

这点违背了传统电脑玩家与电视游乐器玩家的游戏规则,在一个极端破坏平衡,可以用现实状况引响游戏的风格,是许多希望游戏有著平等竞争模式的玩家所不乐见的,但因为只需要花钱就能完成,或一定得到,还是有更多机会得到抽取的商品,许多人宁愿花点小钱轻松,也不想花时间在游戏上。最初我们曾经提过,游戏是娱乐,而当一款“游戏”让人连玩都不想花时间去玩,只想快速得到游戏的商品与地位,这已经与“玩游戏”的概念相异,而是“消费游戏”了。

其实在手机游戏的前身,也就是互联网游戏,就有关于“消费游戏”的机制。他们通常没有故事与结局,也没有庞大的目标,而是不断推出新产品而让玩家继续在游戏里消费,这也让游戏成为台湾最爱的“游戏是门好生意”。而促成手机游戏成为“消费游戏”而非“玩游戏的游戏”,这其实跟玩家大量的行为模式有关,如同上面所叙的打篮球游戏,篮球有制定通俗的打法与规定,但我们也可以订制全新的游戏规则,来满足自己。

故,手机游戏固然越来越朝向“消费游戏”与“资本主义”,但这就是这时代手游有别于电脑与电视游乐器的时代的新玩法,过去的玩家无法接受新时代手机游戏仍然出现的新规则,一个玩家不在同一个支点的规则,故然对手游产生排斥性,但反过来说,这就是现今手机游戏的规则,而玩家当然可以不接受这个规则,走出自己的手机游戏玩法。或则寻找不同于“消费游戏”的手游类别,因为别忘了,游戏怎么玩从来都是玩家的事,而非游戏本身。

相关图辑:3月全球手游课金TOP10▼▼▼

+17

文后关于现实不会影响游戏发展附注:

游戏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不同,并不会受到现实世界影响而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例如:现实世界极道是恶徒,但在游戏人中之龙的世界中,主角极道之路反而不给人是恶徒的角色。就像我们认知现实中法师这个职业的模样,但它并不会影响玩家在游戏中法师这职业的形象。故在游戏内是一个和现实世界脱节的另一个时空,而脱离真正的现实而投入一个完全全新的游戏世界观,应该是现实不会影响游戏发展的主叙述。

相反游戏也与现实无关,像是我们在游戏里面寻找七龙珠招换神龙,会知道这是游戏世界下的产物。不会真的在现实中出发寻找龙珠。而手游和互联网游戏除了前述的课金之外,其实另一点就是游戏会随著玩家的需求做出更新或修正。

也就是说过去传统的电脑游戏和电视游戏,花千元我们买到一款游戏,就算里面有瑕疵也无法修改。但现在因为互联网关系,手机游戏和互联网游戏可以针对玩家即使去作修改与瑕疵处理,就连现在的电脑游戏和tvgame也都可以透过互联网回馈作出更新或章节付费下载。也就是说这是现实影响游戏的一点,不过这点是针对游戏开发者。

而玩家能影响游戏,在目前的状况应该也是课金去强化自己有更好的装备,更稀有的角色,更强的后盾,用自我的方式不透过开发者去间接影响自己与其他玩家的平衡。这是目前我对书里的现实不影响游戏再看过一次的理解和想法。其实最简单的说,教授其实有这看法是因为,他认为游戏是一个跳脱现实,让每个人起跑点都一样,公平公正的竞技世界,但也许教授不太清楚目前游戏日新月异的变化,所以才会继续保持著现实不影响游戏的理念,以上是我的一些想法。

【本文透过“方格子直送”计划合作转载,作者:陆坡 (LUPO),原文:《什么是游戏?》谈本质与手游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