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问卷调查(下)】SEN生转校求援须跨区 4成父母感学界排斥

撰文: 廖洁然
出版:更新:

上集提到,SEN生于本地公营主流小学正面对支援不足、同辈欺凌、不受教师体谅等疑涉及歧视的不公。调查更发现,近半小学SEN生家长因以上种种不公有想过转校,但只有约一成多成功转校。
受访家长表示,找学校屡遇拒绝取录,最终成功的条件是跨区上学。据调查,有约4成家长感学界排斥SEN生。学界代表则大呻“教师已将条命都拎埋出嚟做”,矛头指向教局未有提供足够专业支援。融合教育理想崇高,却令SEN家庭及教师双双陷入困局。
《香港01》与数个服务SEN家庭的非牟利组织及家长组织合作,于本年8月17日至9月11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中小学校内融合教育的推行情况。结果发现小学的情况较中学严峻。
鸣谢:明爱儿童及青少年综合服务、香港基督教服务处乐teen会、协康会、特殊学习需要权益联会

进贤最终只获一间区外小学取录,现时每天需由马鞍山乘车到观塘上学。(卢翊铭摄)

《香港01》透过所得数据及家长访问,于上集揭露融合教育(融教)五大原则中“及早支援”、“全校参与”、“家校合作”和“跨界别协作”均未能有效遵循。有SEN生家长反映遇支援不足、校园欺凌及教师不公对待等情况,总是投诉无门。调查显示,逾半(52.3%)家长不认同学校有按《全校参与模式融合教育运作指南》“制定校本机制,处理学生与家长的投诉”、并让所有家长知道。

【01问卷调查(上)】33%小学SEN生遇欺凌等不公 学者:好惊人

校方明言暗示退学

“家校合作”未成、家长“硬食”不公,竟有学校进一步明言及暗示劝家长为子女转校,调查显示有14.3%小学家长曾被劝退。子患自闭症及专注力不足/过度活跃症(ADHD)的家长Shirley、和子患读障、自闭症及ADHD的阿康均表示,学校曾经直接要求他们替子女分别转读特殊学校及群育学校;儿子患ADHD的陈女士更直接收到校长的转校推荐信;黄太和马太则曾感到教师在言语间暗示,如“学校帮唔到你啲咩”。

另有家长于问卷表示,有学校称若其子情绪再不受控,会要求妈妈每天在校门外等候,随时准备接走儿子、不用上课,以行动逼迫家长转校。立法会议员张超雄认为相关数字虽表面偏低,但劝退是“一个都不该有”。教育局回应并表示鼓励家长主动与学校联系,同共配合支援SEN生。

不过,特殊学习需要权益联会干事贺卓轩指,现时即使家长向教育局投诉,局方都会基于“校本管理”把投诉交回学校彻查,造成“自己人查自己人”情况。张超雄亦表示,有利益冲突的调查便无法伸张正义,然而每每闹大到局方介入校董会也不理想。他认为政府应设独立于局方及学校的投诉机制,填补现时几近真空的问责制;最理想是订立《特殊教育法》。

根据教育局及平等机会委员会文件所载,校方或个别教师有可能违反《残疾歧视条例》、《香港教育专业守则》及《学校行政手册》指引。
《学校行政手册》列明:“教育局绝不赞成学校采取劝谕学生自愿离校的手法,因为这种方式并不符合教育的原则,亦违背了政府给了学校不同资源以达到有教无类及推行义务普及基础教育的目的,让所有学校生包括有不同需要的学生,都有机会完成初中教育。”
《香港教育专业守则》:教师不应因种族或身心缺陷等原因歧视学生。违反此守则者有可能被褫夺教师资格。
教育局回复《香港01》查询时表明:根据《残疾歧视条例》,所有学校均有责任取录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并提供适切的支援。

受访的马太亦指,仔仔患有自闭症、成绩一般,旧校却主张以操练来“支援”。现时,马太为仔仔转到较轻松的学校。虽然要由大埔到黄大仙跨区上学,但马太认为是值得的。(郑子峰摄)

转校屡遇拒收 成功者需跨区

面对现实逼迫,有家长纵无奈亦只能替子女转校。据调查,近4成小学SEN生家长有想过为子女转校,可惜他们转校也困难重重,成功率只有一成,曾遭学校拒收的有12.7%;“成绩不达标”占所有列举原因的39.7%,另有19.1%是“校方称没资源支援”。半数(50%)家长觉得“很难找到学校取录子女”,41%家长认为学界排斥SEN生。不过,也有家长没有真的试过找学校,26.8%家长表示原因是“不清楚哪间有较好支援”、14%表示“相信没学校愿取录”。

SEN生被学校拒收原因(小学)

*共有44位家长有透露原因

黄太指在旧校苦撑两年后,决定让患有ADHD、读障,及智商较一般港童低两级(有限智能)的进贤转校并重读小二。不过,寻学校时他们曾遭拒收4次,涉及3间津校及1间私校,原因有“无人退学所以无位”、“私校support唔到SEN”,另有在津校工作的友人向黄太直言“你唔使谂,校长唔会再收SEN”。

进贤最终只获一间区外小学取录,现时每天需由马鞍山乘车到观塘上学。7位接受访问的家长中,有5位家长曾遭学校拒收,其中4位虽终成功转校,但有3位需跨区上学,剩余1位则特意搬到就读学校区域才不用跨区上学;另外两位受访者则表示没有试过申请其他公营主流学校。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乐teen会服务主任朱丽英认为,SEN生普遍因不同病症窒碍学习而成绩不好,以“成绩不达标”来拒收只是“表面好听,实是矛盾”。冼权锋则认为融教已推行20年,学校不可以说“无支援”,又指特首林郑月娥一上任便将SENCO(特殊教育需要统筹主任)恒常化,足见现时理应是完善制度的成熟时机,每所学校均应做好支援、共融,从根本让学生免于觅校之苦。

据调查,受访小学SEN生家长中,分别有4成人认为学界排斥SEN生、及不满融合教育执行表现,更有受访者留言直指政策是“假融合”。立法会议员张超雄认为数字足以反映实况,教育局应该正视。他又指,融合教育已推行20年,由“及早支援”失效到学界排斥都不应该出现,调查结果是反应政策执行失败。他认为,若本港再不改变“成绩挂帅”的教育思维,融合教育“必然推行唔到”。

学界代表:教师命都拎埋出嚟做

不过,香港资助小学校长会主席兼小学校长赖子文不同意学界刻意拒收SEN生的指控,并指学校不取录学生有很多因素影响。他表示明白家长申请转校会有期望,但不应该“睇得太简单”。

赖子文并非一概否认学界存在SEN支援不足等问题,他归咎融教推出20年,教育局事前规划不足,事后未有大力从根本配合(如早于教师未入职前做好特殊教育培训),却猛加STEM(科学、科技、工程、数学)教育、普教中、国民教育等新任务,导致现时教师特殊教育专业不足,又没时间及资源在职进修,额外提供的社工及教育心理学家又人手不足。

小学校长赖子文指不能以“冷冰冰的政策”处理虐儿问题,校方同时备有一份保密名单。(资料图片)

他慨叹现况如此,坊间对教师未能周全照顾SEN生的苛责殊不公道,又指教师都需专业支援,直言“教师已将条命都拎埋出嚟做”。他认为最理想是所有教师都进修特殊教育,而非只参加教育局短期培训课程(三层课程);又表示家长应寻求与学校良好沟通,避免与校敌对。

教育局就本调查结果表示有为学生及学界前线提供不同支援;融教成效监察方面亦会要求学校每年摘写自评报告,及交代为SEN学生提供了什么支援服务和成效。至于全面检讨政策的时间表,局方则未有提供。记者以《公开资料守则》向教育局索取SEN生转校数据,然而局方却回复根本没有相关统计数字,反映局方在现行的监察制度下,仍然对前线情况后知后觉。

值得留意的是,是次中学组别收回74份有效问卷,表示“学校有明示或暗示转校”者有14.9%,“受不公平对待”者有近47.3%,数字皆较小学所得的高;但感支援充足与不足者相若,分别是44.6%及37.8%,数字较小学的低;亦有5成人满意相关制度推情况,只有16.3%人感不满。

数据显示,中学SEN生及家长对融教执行的负评没小学的严重。不过,贺卓轩指这不反映中学的融合教育推行情况特别好。他解释,中学SEN生更著重未来前景、生涯规划,故不会因支援不足有太大反响。贺又指,SEN生上到中学、家长大多不能参与其学习太多,但学生本身未必了解应得权益,加上已踏入青春期,他们即使需要帮助,也甚少会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