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区议会.三】 独立建制张景勋:区议员应具前瞻性

撰文: 刘彦汶
出版:更新:

2019年反修例风波过后,中央政府祭出重磅的《港区国安法》,特区政府因而提出《2021年公职(参选及任职)(杂项修订)条例草案》,当中要求包括区议员在内的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基本法》及效忠香港特区,预计下月中旬恢复二读。
在高度政治化的香港,不少人认为此举旨在打压乘反修例之势全面翻盘的民主派区议员,有人甚至坚拒宣誓毅然辞职。这着实耐人深省,作为肩负社区治理重担的一员,究竟是政治表态重要,还是民生实践重要?至于掌握“生杀大权”的特区政府,主宰区议员命运之时,究竟应该以政治立场“一刀切”,还是实事求是地容许更多“爱国能者”参与社区治理的工作?
《香港01》就此专访四位政治光谱截然不同的区议员,看看他们历经多次政治震荡,对“社区治理”有何反思。
反思社区治理系列报道六之三

相关文章:

【反思区议会.一】公民党麦梓健:建制派做了些什么?

【反思区议会.二】经民联左汇雄:政府施政不当 建制惨成炮灰

启德中及南区议员张景勋是建制派独立候选人,在2019年区选时对阵公民党候选人梁咏欣,当时该区是一个“白区”(新增选区)。张景勋是自由党前成员,在区选前退党,成为独立候选人。他虽然曾有政党背景,却是第一次参选区议会。作为一名首次参选且在“白区”胜出的建制派,记者好奇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我觉得来到这区服务,第一步一定是要真心(为市民)服务。不同人需要的东西也不同,我会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张景勋以肯定的语气说。他在访问期间向记者举出不少他曾处理过的地区事务,大至反对区内建设过渡性房屋、反映居民对设立单轨列车的意愿,小至帮助一名在家中去世的独居长者,协助处理其身后事。听毕其政绩,就明白他为何可在对建制派不利的形势下“站稳阵脚”。

张景勋举出不少他曾处理过的地区事务,大至反对区内建设过渡性房屋,小至帮助一名在家中去世的独居长者。(资料图片/陈诺希摄)

作为有民意授权的代表,区议员的职责是就区内事务收集居民意见,再向政府部门反映。张景勋清楚作为区议员的责任,但他认为只表达居民意愿并不足够,“Be a different councillor(成为一个特别的议员),如何再前瞻一点为居民打算?我觉得区议员还有这样的职能。”

张景勋认为所谓“前瞻性”,就是“take a further step”(多踏出一步)去处理一个问题。他举区内要开办一所小学作例子,“我不是纯粹了解它什么时候进驻、什么时候建好,而是会到天虹小学了解他们的办学理念或学生,以及现时会用什么车作接送?因为这样会影响到区内车辆的出入。”他这样具“前瞻性”,能够为居民的未来生活作打算,令未进入社区的持份者多想一步,协助他们融入社区,确实是居民支持他的理由。

应做“有能者” 非只是“爱国者”

市民在区选中将矛头指向建制派,除了因为政治气氛主导外,建制派议员的工作表现及他们附和政府施政的态度也有极大影响。例如在区选前,《香港01》曾专访西贡区民主派候选人陈嘉琳及建制派候选人李家良,李家良在今届败选前,已担任当区区议员约八年,但直至选举前,依然未能处理困扰西贡区居民多年的塞车问题,而其参选政纲亦不够具体,令他败在还是政治素人的陈嘉琳手上。

从这个例子可见,建制派流失选票不无道理,幸存的建制派区议员必须成为一名“有能者”,不只是“爱国者”,才可以重拾市民的信任。区议员的职责除向政府表达居民意见、协助他们解决区内问题外,也要在议会中参与社区的宏观规划。具“前瞻性”思维的张景勋或许可被称作一名“有能者”,能够肩负区议员的两大职责—在议会上为地区规划提出建议,并紧贴民心,确实代市民向政府反映需求。

市民在前年区选中将矛头指向建制派,与部份建制派区议员的工作表现不无关系。(资料图片)

因长年累月对政府积下的不满,市民在区议会选举中作政治表态。被问到有关社区逐渐泛政治化的问题,张景勋表示,一个社区无法完全“去政治化”,“我觉得每一个人都一定会有自己的想法、理念,居民不一定与我有同样的政治理念,但作为一个区议员,只要他是这一区的持份者,我都一样会帮。”他表示,即使自己支持政府“完善选举制度”,也不会无时无刻都宣传政治理念,“坦白说,我讲这些是不会帮到他们的。”区议会选举或许代表了民主、代表着一种政治理念,但在候选人当选后,政治理念将不再管用,反而做好地区工作,才可让居民的选票“投得其所”,真正实践民主。

民主派与建制派虽在政见上有所不同,但在地区工作上应有共同目标。张景勋对于他提出的议案获民主派议员支持感到惊讶。去年9月,政府提出在启德区内兴建过渡性房屋,计划未在区议会内讨论,已有慈善机构认投及拟订整个规划蓝图。张景勋表示,居民极度反对计划,但他在咨询过区议会的前辈后,对于推翻计划并不乐观。最后他透过收集民意及签名行动,令计划在议会搁置,但民主派及建制派区议员的合作实是“功不可没”,“我很感恩在区议会中,不只是建制派的区议员反对,还有民主派区议员也反对,事后也很感谢各位区议员。”他又表示,建制、非建制、泛民议员都很努力,也都做得很实在。事实上,民主派及建制派在地区事务中有合作的可能性,摒除政见后,或许区议会在处理民生议题上更能得心应手。

上文节录自第262期《香港01》周报(2021年4月26日)《反思社区治理— 香港需要怎样的区议会》。如欲阅读全文请
按此试阅周报电子刊,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262期《香港01》周报精选内容:

【封面报道】反思社区治理— 香港需要怎样的区议会

走访浸大事实核查中心 打击假新闻 提升全民媒体素养

与香港社会共同追求美好生活

气候灾难比疫情危害尤甚 永续投资成“下回常态”

卡斯特罗时代告终 古巴模式的成功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