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派青年回应《施政报告》 反思管治文化 始能促成良治
上月底,特首林郑月娥公布早前被押后的《施政报告》,一如既往,坊间反应出现两极化。建制派大致“纷纷归队”,在议会内外大赞“状态回勇”的特首,激进建制派更炒热特首部份政纲及施政方针,将《施政报告》与香港“再出发”挂钩;反对派及不少年轻网民则集中炮轰《施政报告》没有触及扎根民心的政治问题,更有人质问到底是为中央而写,还是为港人而设—这个问题似乎忽略了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份,为香港写好一份《施政报告》,也是对中央负责。
我们认为,“一国两制”的关键在于“一国”与“两制”之间的协调及平衡。在中国崛起的形势下,一份没有国家观的《施政报告》只会导致香港故步自封,沦为边陲小城。反之,一份只会套用内地官话的《施政报告》,只讲某些人心目中认为中央想听到的“政治正确”套话,非但失去“两制”着重的制度独立性,更有违中央心目中对港人“有为”治港的期望。
林郑这份《施政报告》,有不少地方明显下了苦功。比起去年破纪录地短的《施政报告》,今次无论是在种族融入政策、对私募基金的独特想法,以及中短期的市区发展及交通等范畴上,政府明显皆有认真思考及反应部份民情,这一定程度反映在政策制定层面之上。同时,建制派也明白到香港不能再视大湾区为“洪水猛兽”或单纯的“献媚工具”,必须寻找一种能够持久的共融方式,让香港与大湾区能够以“两制”模式共生共存。
可是,让我们打个比喻:就当香港是一名生了毒瘤的病人,这份《施政报告》绝大多数的倡议好比在为病人搔痒,而并非清理毒瘤。对于香港的痼疾,这份《施政报告》看似有所着墨,但实际上明显不足。
特区政府理应提出改革方向,兼顾香港短中长期的发展。然而,我们认为至少在以下五大领域里,是次《施政报告》的论述及思考明显不足,以致很遗憾地未能指引香港走上改革之路。更甚的是,若不妥善处理,香港管治危机这个“计时炸弹”,并不会因为单纯执行重典便能拆解,还有待愿意拆局重建者。
抗疫之战 何去何从?
今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借用《施政报告》的语言,为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危机”,也触发了香港前所未见的管治危机。这次疫情,除了有数千港人受感染、夺去了超过一百多名港人的性命,更令经济受到重创。
政府一直在对抗新冠肺炎疫情方面遭受猛烈批评。官员被指一来不食人间烟火,二来对经济重组振兴毫无建树。别说中、长期,连提出短期内具建设性的促进经济复苏的策略,也是乏善可陈。须知道,疫情除了是一场公共卫生考验,更是一场“经济海啸”,两者关系密不可分。
我城一日不通关,市况可悲。三日不通关,经济堪虞。如今第四波疫情来势汹汹,8月到10月的失业率(6.4%)创下十六年来新高,就业不足率达3.8%。中小商舖纷纷倒闭,餐厅零售业凋零,旅游业更是早已被“揽炒”。在去年社会乱况及今年疫情的双重打击下,香港的升斗小民亟待政府提供可持久的支援,而非单纯的派糖、派钱。《施政报告》虽有“防疫抗疫基金”及“创造就业”等政策,但须知道,只有重新开放边境以引进内地旅客和保障跨境劳工的生计,以及为本地中小商户寻找如电子化及点对点化的积极措施,才能在中短期内堵塞就业机会的流失。
撇除疫情不谈,《施政报告》对于香港经济规划、青年政策以至觅地建屋,都有不足之处,详情请阅读《香港01》周报电子刊全文。
石中坚
一群对香港未来抱有希望的90后,相信香港必须自身从根本上改善管治,才能在环球政治中及中国崛起下,维持其独一无二的地位,让“一国两制”重回正轨。
上文节录自第244期《香港01》周报(2020年12月14日)《改革派青年回应《施政报告》 反思管治文化 始能促成良治》。如欲阅读全文请按此试阅周报电子刊,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封面报道】是时候正视“双重国籍”问题 建“中国香港公民”身份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