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Simon|为政治操弄假新闻 是守护还是破坏公义?

撰文: 黄云娜
出版:更新:

美国大选在即,美国共和党香港支部前主席、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私人助理Mark Simon周五(10月30日)被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揭发,曾以黎智英资金支付一份作者和情报机构全属虚构而内容可能造假的报告,当中指控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及其儿子亨特(Hunter Biden)与中国过从甚密。事件掀起当地选战风波,也震惊香港传媒业界;不过,我们惊叹的,不只是有传媒机构涉嫌以假新闻操控政治,更是社会两极之下仍有不少读者对此劣行视而不见。

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私人助理Mark Simon,曾出任美国共和党香港支部主席,近日被指出资制作一份由署作者名到情报机构全属虚构的报告,当中指控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及其儿子与中国企业秘密交易。(路透社)

美国保守派小报《纽约邮报》率先于10月14日报道,指有电邮证明亨特在拜登出任副总统期间与乌克兰和中国企业秘密交易;不过,由于报道的真实程度和政治动机备受质疑,《纽约时报》及《华盛顿邮报》等自由派大报并没积极对待。不久后,黎智英名下的台湾《苹果日报》于10月16日及23日报道,声称独家取得一份证实拜登家族与中国关系的40页机密调查报告——两间看似毫不相关又相距万里的新闻媒体一唱一和,似是“坐实”拜登家族的丑闻;不料,就在10月30日,NBC为“拜登门”带来另一个与香港息息相关的版本。

根据NBC报道指出,美国多个右翼网站近月流传一份长达64页、指控亨特与中共有可疑联系的文件,出处“Typhoon Investigations”竟是虚构的情报机构,署名的瑞士安全分析师Martin Aspen非真人,照片也由AI合成;经NBC追查,美国籍学者Christopher Balding先是否认后再承认有份撰写报告,更表示是受《苹果日报》委托制作。NBC以此质疑有关文件旨在为《纽邮》爆出“拜登门”的连串报道“奠定基础”。

不过,香港和台湾《苹果日报》先后发表声明否认“委托”,后者承认收过有关文件,但引述报道时已经查证;其后黎智英表示自己毫不知情,又重申《苹果日报》与事件毫不相关,但确认私人助理Mark Simon参与其中;Mark Simon最后回应指,曾以“私人身份”委托Balding调查文件所涉人士,并在黎智英私人公司提取1万美元,再经自己私人公司支付调查费用——他为此致歉并辞职。

Mark Simon晚上在个人twitter上承认涉事,并就事件致歉及宣布辞职。(Mark Simon Twitter截图)

太多巧合千丝万缕
岂是否认就能厘清

尽管如此,以“假新闻”操弄政治的嫌疑,着实需要有关人等进一步厘清。

首先,尽管Balding声称基于自身和工作风险而使用假名,又强调报告内容准确无误,但既然他能够处心积虑伪造身份发表报告,难免令人质疑他可能不只一次虚构相关内容,即已无诚信和公信可言。

再者,该项调查由与黎智英和《苹果日报》关系密切的Mark Simon委托撰写,且以黎智英资金支付,后更获台湾《苹果日报》引述报道拜登家族丑闻,而黎智英与Mark Simon都倾向支持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连任。太多巧合千丝万缕,实非否认就能厘清,更非道歉和辞职就能了结。

有人或会辩解,若报告真如Balding所说完全基于公开资料,就不涉造假,只是匿名发布,值得商榷。传媒机构在敏感情况下同样会隐藏记者姓名,记者也会为了保护消息来源而使用假名,但匿名的前提是信纳匿名者的可靠和准确,该报告却藏头露尾,非常可疑。

曾被警方国安处以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为由拘捕的黎智英,否认与“拜登门”有任何关系。(资料图片 / 罗君豪摄)

哗众取宠已成常态
政治判断新闻真伪

“苹果日报”和“假新闻”这两个词已不只一次被扣连在一起,最为人熟悉的当数1998年“陈健康事件”。同样在10月中旬,上水天平邨居民林文芳不堪丈夫陈健康在深圳包二奶,先将两名儿子从住所抛下后再跳楼自杀身亡;事件引发传媒争相追访陈健康,及后《苹果日报》图文并茂报道他在妻子死后仍北上召妓,但数天后遭对方揭发记者向他支付5,000元报酬,以拍下独家照片。《苹果日报》先否认有金钱交易,后承认记者访后给对方5,000元,黎智英更在头版公开道歉,但仍无法说服公众。

“《苹果日报》为做好新闻,求胜心切,造成哗众取宠之后果,犯此大错,实在罪过。《苹果日报》承诺今后必定吸取此次事件之教训,不断改进。本人及《苹果日报》编采部管理层谨向读者及社会大众致十二万分歉意,也为编采部同事因此事件蒙羞而道歉。”——当年黎智英致歉的声明,在今天看来别具讽刺。

经历反修例风波那场“颜色政治病”,我们更是无可避免地进入“不顾真相,忽略事实”的后真相时代。(路透社)

舍弃求真践踏公义
谈何要求读者支持

经历反修例风波那场“颜色政治病”,我们更是无可避免地进入“不顾真相,忽略事实”的后真相时代,不但冲击了新闻的定义,也颠覆了对“假新闻”的理解。一张假图片、一个假消息、一则假新闻,都被涂上一层政治色彩,成为不同政治阵营互相攻击的政治武器。尽管人人嘴巴喊着“追踪真相,守护公义”,却愈来愈不重视新闻的真伪,而只在乎能否损人利己,令“假新闻”变本加厉漫天飞舞。就连最应该谨守专业的新闻记者,也难免受情绪波动和政见驱使,在高举“第四权”的道德金牌的同时,却未能成为《国王的新衣》中敢说真话的小孩。

最致命的是,当社会仍然极度撕裂,大家已习惯了“假新闻”的存在。其实,早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假新闻”已在当地盛行,不少分析甚至显示,利用演算法根据用户喜好推送贴文的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正是“假新闻”的温床,令受众陷入诉诸情绪和政治而偏离客观事实的同温层,从而加剧分化。可惜,四年过去,人们并未吸取教训,传媒同业也都壁垒分明,对有失专业和操守的做法视而不见。然而,如果连我们也选择舍弃“追踪真相”的责任、践踏“守护公义”的尊严,甘愿将传媒当成操弄政治的工具,那我们又如何能让读者从新闻报道中客观认识政治?而又有何资格要求读者信任和支持?

“追踪真相,守护公义”是《苹果日报》去年趁反修例之势推销付费订阅的标语。当警方于8月10日以涉嫌触犯《港区国安法》高调拘捕黎智英并大肆搜查《苹果日报》时,不少市民更是踊跃购买实体报纸力表支持,令销量翻了近六倍。当时很多人都说,尽管对《苹果日报》的报道和传播手法有所微言,但认为当下香港着实需要一种敢于挑战政权的“异见声音”存在,所以仍会付费支持——但愿,所谓“异见声音”,并不包括被政治扭曲的假声音。

《苹果日报》卷入美国大选的“假新闻”风波。图为警方于8月10日以涉嫌触犯《港区国安法》高调拘捕黎智英并搜查《苹果日报》大楼。(资料图片 / 罗君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