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科大筹办广州分校 校长史维:冀与本校区发挥协同效应
和吴家玮一起创立科技大学的资深学者当中,有不少来自台湾,而“台湾人”似乎也和科大特别有渊源。吴家玮于2001年辞任科大校长后,由来自台湾的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朱经武继任,而现任校长陈繁昌于今年8月底离任后,将由台湾出生的美国航天专家史维接任。
“我来了香港七、八年,一直在观察香港和大陆的互动和发展。”史维自2010年起,获科大聘请为副校长。
他早年在台湾国立清华大学修毕机械动力工程后,服了两年兵役,后来考获奖学金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师从“飞弹之父”钱学森之徒Thomas Adamson Jr.,在1980年代初取得航天工程硕士及博士学位,后来更出任该校航天工程学系系主任,曾负责美国太空总署研究项目,又获美国国防部赞助经费研究小型无人机,2001年曾研制六吋长的微型无人机,命名为“Gator”,该发明后来已改进至只有四吋长。
史维醉心科学研究,但也好思历史哲学,他认为人生是一趟自我实践的过程,当初之所以愿意来香港科大当副校长,正是因为他有着独特的中西价值观。他认为,尽管有不少西方人以开明态度来探讨东方,实际仅知皮毛,与此同时,东方也以西化为国际化目标,但最终发现两者有着本质区别,故至今仍未达到真正的平衡,也未能从互动中真正认识对方。
在大湾区的发展上,史维同样有自己一套对中港互动的理解,他说这对两者都是挑战。
首先,香港一直欠缺一个有动力的经济系统,“比如说做‘金融科技’好了,不是说有了‘银行’或者‘计算机科学’就可以做,要有很多东西结合在一起,硬件、软件、氛围等等都要互动,如果香港的硬件不能支援,就要和其他地方合作,互相发挥杠杆效应。”对于中国大陆而言,它也需要在其政治经济架构当中,继续与世界保持良性互动,而大湾区将扮演这个重要角色。
史维还指出,从另一方面来看,香港和大陆是很好的对照物。他解释,“可能因为殖民历史的缘故,香港很讲究‘国际标准(international benchmark)’,并以此来驱动我们的政策,相反呢,中国对国际的事情,更多的是观察,它的成长主要是靠自己内部的动力;然而,正因为此,两者都有需要改善的地方,香港必须加强内化,不能经常觉得今天英国怎么样、明天美国怎么样、我们就想要借鉴,其实我们更应该有自己的规划、建立自己的发展策略,而中国呢,也不能一味地内化、不去跟世界沟通。”
“不能每次一提到大湾区,就把它切割成‘香港’和‘大陆’两块,然后每次都问,‘香港能为大湾区做什么’,其实这不是一个‘香港能做什么’的问题,而是‘你能做什么’、‘你能在香港做什么’的问题。”史维说,过去一碰到类似中港合作的议题,我们总花不少时间去讨论“应该或不应该做”,但更务实的做法应该是讨论“怎么做”、“怎么让香港人获益”。
科大于上周一(5月14日)发表的大湾区创科发展报告指,深圳早已依靠有效的创科政策,大幅提升自身竞争力,惟香港优势却迅速消失,正面对“创新还是灭亡”这严峻问题,以往的“放任”、“不干预”政策已不再适用。
谈及香港创科发展,史维相对乐观,他认为近年已有进步,政府也有承担,社会亦开始有共识,正在努力找出口。不过,他提到,香港怕试、怕失败,又太过讲究规章制度,什么都中规中矩,无法像初创企业那般,在混乱中激发创造力,而深圳则在发展的过程中,获授权突破原有框架,充分展现了灵活性、适应力和传动力。
至于香港究竟是没有看到问题所在,还是看到问题却不知所措,史维表示,两者都有:“有时候,香港以前的成就反而害了自己。不管深圳成长得怎么样,香港好像还是一直觉得我们做得还不错,我们每次喜欢看国际评比,说香港还是最自由城市,各方面排名都很好,没有危机意识。”
“香港讲创新科技已经不只是一两年了,可是基本上我们还是停留在一个讨论点上,争论做或者不做。政府也没有设定清晰的议程,告诉我们在创科方面,要怎么从这个水平走到那个水平;另一方面,在推动的过程中,也很受我们原本的框架所束缚,很难有突破。”史维问。
不过,他也强调,推动创科不只是政府的责任,必须由整个社会共同推进。
香港一直自诩为“知识型经济”社会,而“知识型经济”的基础、资源、载体,说到底其实都是人才。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之下,若要实现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除了要吸引人才,还要留住人才。科大就有一番大计。
面对大湾区发展大势,史维首度公开透露,目前正和广州市政府协商,计划在广州庆盛高铁站旁边,建立香港科大的广州分校。他强调,之所以有开办分校的打算,并不是因为内地资金充裕,而是想增强科大本校区没有的部分,更好地促成学生甚至香港与大湾区内各个城市的良性互动,创造双赢。
“这个学校先以高质教育为主,以后让它自然成长。但有一个前提是,我们如果要办分校的话,它一定是一个跟香港清水湾本校区是一体的学校,我没有兴趣办一个分校,让那个分校自己变成一个在那边独立的学校。我们希望分校和本校可以发挥协同效应,可能做到我们在香港做不到的、或者比较难做的。”史维希望,两校师生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充分的来往,而每当本校调走一位师资,就会再聘请一位同等资历的教授,保持两边实力。
科大过去多年来在珠三角地区有清晰布局,例如早于1998年与深圳市政府和北京大学,成立产学研大楼,后来又与北大生物医学院合办医学中心,又在佛山设有LED研发中心,在南沙则有200人团队的霍英东研究院。
史维说,科大当年的办校目的之一,就是要为香港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所以当香港经济面对转型挑战时,科大师生和香港面对同样的挑战,需要加强与不同持份者的互动。“从科大的角度来讲,我们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人才,不管是创新或者发明,到最后还是看我们培养了什么样的毕业生。”史维重申,“我们要看能为学生提供什么培训,令他们可以增值,而不是说这些人本来已经很优秀了,就算我们什么也不做,他们毕业以后还是很优秀。这样的话,我们对社会是没有什么贡献的。”
《香港01》曾经提出,香港应该发展高等教育产业,成为国际教育城。史维认同香港应该培养更多人才,但他也直言,在香港办学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土地问题,“我们可以把交换生的比例从50%提高到70%、80%,但是我们没有宿舍让学生住。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之所以要去广州办分校,也和土地有关系,如果大湾区另一边的土地可以和本校区呼应,我们就更有弹性处理宿舍问题。”
他也重申,科大无意成为大湾区内的“一哥二哥”,目标是培养好科大学生,让他们对社会有最直接、最专业的的贡献。
【大湾区】“湾区之父”吴家玮:港人有过路心态 不为下一代设想
【大湾区】DJI李泽湘筹建私立大学教科研落地:可惜港府不愿拨地
上文节录自第112期《香港01》周报(2018年5月21日)《透视大湾区之人才培养——科大三巨头的三个湾区大学梦》。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