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剑在人在、剑亡人亡”,不是矛、刀、枪?
去到铁器锻造时代(大约战国末年),锻造一把刀远比剑省工省时,也较适合用于骑兵马上劈杀,刀成为主要兵器,但剑仍以罕为贵。而青铜武器时代,青铜刀砍劈容易折损报废,剑则以刺为主容易保存,因而在工艺设计上铸剑师会花较多心思在剑上,使剑在武器以外更成为工艺品。
当代铸剑师和兵器收藏家龚剑谈古人如何铸剑锻刀,铸锻技术方面可从17:00看起。
在训练模式上,有谓“百日刀、千日枪、万日剑”(虽然也有“月棍年刀一辈子枪”、“三日棍、百日刀、千日剑、久练枪”等说法),训练剑术确比其他同属中短距兵器花时间,因为剑的动作细微灵巧,变化极多。
如以历史原因出发,西周以前由于剑为贵重品,战争亦为贵族义务,战争数量和战役动员人数相对较少,各诸候国可较花时间培养贵胄子弟习剑;但战国以后,战争频繁,动辄动员上百万人数使大量农民征兵入伍,加上铁制兵器开始流行,为了讲究效率,兵器史由以剑为近身兵器之首选转为以刀为常见近身兵器的转型,故单手剑已在汉朝已退出战争舞台,只成为权力或身份象征,或民间武术兵器。
佩剑是身份象征
因为上述铸造技术限制,使青铜剑一开始出现就成为王侯贵族所佩戴,是身份象征,因而影响剑在中国文化的地位。《后汉书》中梁刘昭按:“自古天子至于庶人,咸皆带剑。”又可见《初学记》引《贾子》曰:“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候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隶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则带剑,无事不得带剑。”说明平民只有战时才可带剑,日常只有贵胄才能佩剑,佩剑也成为贵胄风尚。
剑乃高尚人格象征
上文提及李白将佩剑与侠客自比,因先秦两汉时代,剑成为任侠文化符号,多个有关剑与任侠精神的故事亦在当时开始流传,不胜枚举。
例如“季札挂剑”这故事中(原文见汉代《新序》),讲述公元前544年,吴王余祭派公子季札出使鲁国诸国,季札路过北方徐国,徐君十分欣赏季札的宝剑,但不敢说出口。季札心中知道徐君喜欢他的剑,但因出使要用作礼仪道具,所以未有送给徐君。后来出使完毕,回探徐君时徐君已死。于是季札将佩剑系于徐君坟前树上,随从问他徐君已死,这剑给谁呢?季札说:我当时心中已许将剑赠给徐君,怎么能因为他死而悔约呢?“季札挂剑”的故事,在出土的三国墓穴中,仍有这则故事壁画传世。
武侠电影中,常常出现比剑情节。片段为李安导演作品《卧虎藏龙》片段。
剑被誉为“百兵之君”,“君”在儒家文化里有立身正气,取仁行义的理想人格称谓。道家庄子也曾论剑谏赵文王,以“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劝好剑术的赵文王不要习庶人那种只讲好斗杀戮,与禽兽无别的“庶人剑”,而应该反省自己身为国君应有管治责任,不以斗剑争胜负为乐。庄子论剑这则故事,亦体验了道家“天道不争而常胜人”的原则。
因此,在中国的儒道文化中,剑被赋与高尚人格象微。在其文化符号融入武侠文化中,剑不是一般杀戮争胜的兵器,它被赋予一种实践高尚人格的品质,亦因此有“剑在人在,剑亡人亡”的谚语传世。
鸣谢读者陈健成指正有关“自古天子至于庶人,咸皆带剑”、“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无事不得带剑”、“必佩剑”三处引文之误。
部分资料引用自:
蒋丰维,《中国兵器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