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上月推“常旅客”计划 过关仅20秒 用家:如逛商场

撰文: 文维广
出版:更新:

过境人流最高的罗湖口岸拟实施“常旅客”计划,方便特定人士往返内地与香港。深圳当局尚未披露更多细节,但也许可参考一下横琴口岸上月实施的“常旅客”安排。根据安排,经常往返琴澳两地的商务公务人员、澳门高校职工等符合条件的出入境人员,预先登记备案后,即可经专用通道过关。

澳门首名“常旅客”董文伟更形容:“过关就如逛商场一样,从这个门进去,对面的门出来就完成了。”他整个过关过程仅需20秒。

深圳口岸办主任王刚今日接受当地电台访问时透露,罗湖口岸研究实行“常旅客”计划,学生、商务人士、其他科技人员等特定人群,只要备案为“常旅客”,通关查验会更加便捷。

横琴“常旅客”包括商务人员、高校职工

王刚在访问中,未披露更多细节。但横琴口岸早于上月已开始推行“常旅客”计划。国家出入境管理局于7月中公布《积极支援促进横琴粤澳深度深合区建设发展若干出入境管理服务措施》。根据措施规定,经常往返琴澳两地的商务公务人员、澳门高校职工等符合条件的出入境人员,预先登记后,即可经专用通道通关。

国家出入境管理局上月已宣布在横琴实施“常旅客”计划(出入境管理局网页)

综合内地及澳门媒体报道,7月18日,珠海边检总站横琴边检站在出境、入境旅检大厅设置“常旅客”通道。当日下午3时左右,迎来首名“常旅客”——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助理主任董文伟由珠海出境到澳门。报道引述董文伟称,政策可以更好地提升横琴口岸通关效率,让居民很快捷地完成通关手续办理,通关效率和体验也会有明显提升:“在我看来,以后过关就像是逛商场一样,从这个门进去,对面的门出来就完成了。”据报道,董的过关过程只需20秒。

出入境管理局:“常旅客”范围 具体实施中逐一解决

而国家出入境管理局当时指,相关举措7月18日起开始施行,但涉及“常旅客”范围,及是否持公务或工作签证均可便捷出入境等具体问题,还需在具体实施中逐一解决。

刘国勋指,只有特定群体并要预先登记,才可成为“常旅客”(资料图片/邓颖欣摄)

刘国勋:特定群组预先登记“常旅客”

一向关注两地通关问题的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刘国勋表示,他曾向深圳当局查询详情,得悉罗湖口岸实施“常旅客”计划属初步方向,他估计安排可能类似早前保安局副局长卓孝业在立法会会议上提到的“福邻小口岸”。他称,据他理解,只有特定群组人士才会符合“常旅客”资格,并可能要事先向有关当局登记,可能是亲身到口岸或透过网上登记。

刘国勋议员欢迎深圳市政府提出一系列措施,加强两地口岸的对接配套,提升旅客体验,希望有关措施可以尽早落实,让旅客过境时可以更便利。

他下星期亦会到深圳与深圳市发改委、口岸办等部委的官员会面,商讨创新和便利的通关模式,包括延长不同陆路口岸的开放时间等。他又指要推动“常旅客”不止涉及口岸人手,也需海关和边检的配合。

卓孝业曾指拟设“福邻小口岸”便利科研人员往返本港与内地(资料图片)

拟设“福邻小口岸” 无感通关

卓孝业于7月21日在立法会回答有关日后新田科技城如何便利深港科研人员出入境的议员质询时称,拟设立“福邻小口岸”,让预先登记和认证的人员可在该口岸毋须检查过关,“就是完全无感,完全是就这样走过来,然后走回去”,但活动范围只限河套区。他当时强调,现阶段正与内地商讨做法,因为意味相关人员进入内地也毋须任何手续,要研究两地法律、法制和法规是否容许,强调属“纯概念探讨”,未有落实时间。

张欣宇指“常旅客”计划属无触式新通关模式。(资料图片/冯子健摄)

张欣宇:“常旅客”计划属无触式新通关模式

新界北立法会议员张欣宇称,罗湖口岸的重建升级方案未有定案,但据他了解,改造后有条件实施新通关方式,而“常旅客”计划是未来通关的一个构思方案,详情需要口岸改造获得批准,相关部门再进一步研究。

他表示,若落实“常旅客”计划,届时不需要证件可以通关,形容是全新的无触式通关,但需要旅客自愿提交个人资料。他指推行“常旅客”计划将涉及多个部门,各单位需要突破惯常做法,在法律上、数据上都要再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