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李家超强调必须讲好“一国两制” 明日大屿会继续推进
特首李家超今早(19日)宣读任内首份《施政报告》,涵盖经济、民生、政制等多个范畴,最受注目的包括公务员“铁饭碗”不保、加快建屋进度、缩短公屋轮候时间、新铁路交通基建规划等。
李家超下午见记者,进一步讲解《施政报告》详情,并回答记者提问。
李家超在开场白引用国家主席习近平“七一讲话”中的“四点希望”,指第一点就是要提升治理水平,因此这份《施政报告》针对治理体系、能力、效能多做工夫,增强发展动力。
谈到竞争力,李家超表示在国家整体清晰定位下,香港能发挥优势,而《施政报告》建造八大中心,利用香港优势加上背靠祖国联通世界优势,以增加竞争力。他提到北部都会区将是香港发展新引擎,有无限机遇。医疗系统方面,李家超指基层医疗系统可帮助港人维持健康,关爱共融。
青年是香港未来,《施政报告》为青年提供发展空间,增强竞争力。另外他亦邀请各界代表讲好香港故事,亦邀请外国人士来港,了解不同环境措施和优势,向他们讲述香港强项及不同吸引力。
土地方面,李家超指竞选已讲过要提速、提效,《施政报告》决心将轮候公屋时间由6年减至4.5年。简约公屋方面,希望居民可以住到5年,以集装箱、组装合成为蓝本,由政府主导、出资、兴建,最高相信可有10多层。以5年周期计,预计总体可有15.8万公营房屋供应,较上个周期的10.5万大增差不多一半。
在供应增加之下,李家超期望加快上楼计划,特别是㓥房环境差,可以让他们加快上楼。此外亦果断决定出售资助房屋最低面积为26平方米,但2026、27年度落成的物业已开始程序,很难再改动,期望以后居住环境可以“住大啲”。他表示各部门已经识别到起码1.2万个公屋单位,让部份㓥房户提前3至18个月上楼,做法是在某些地盘分期建好就入住,又透露政府已经找到3幅地进行有关计划。
私楼方面要确保供应稳定,5年内推出7.2万个私楼单位,10年希望提供13万伙。
土地供应方面,要加快“生地”变成“熟地”的过程,要修改法例,由平均13年减至7年,小型地皮由6年减至4年。市区重建,强拍门槛会下降,50至70年楼龄物业由八成降至七成。长远来说,要加快做地,重夺失去的主动权,建立土地储备。
《施政报告》的新措施是“抢企业、抢人才”政策,李家超形容做法破格、主动及聚焦,从几方面出发,包括设立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制定企业名单,建立策略性产业。过程中会充份考虑要对香港整体发展有策略性帮助及影响,对针的是龙头企业,要对香港地位发展有帮助。
政府亦会在外成立专组和海外职贸办,亲身主动接触有兴趣来港的人,提高主动性。至于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针对的是年薪250万元的高端人才,涵盖全港百强大学,只要5年内有3年工作经验即可。优化现有人才计划,首先针对人力短缺工种,年薪200万元,不需要证明在港招聘难,就可直接聘请他们来港。科技人才方面,原本要求在科学园或数码港的科技公司,招聘外国人才时亦要聘请本地人才,但未必请到本地人,所以计划不理想,于是《施政报告》撤销有关本地人的规定。
外国专才受聘来港,即时批出3年工作签证。合资格人士成为永久性居民后,可申请退还买楼的额外印花税,与一般永久性居民看齐。
▼10月19日 施政报告2022年重点▼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问,《施政报告》有哪些措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另问到报告内有大量引进人才措施,对次成效有甚么期待。
李家超回应指,《施政报告》设立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特首为首长,与3名副司长一起制订进一步打通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政策。他表示,3名副司长分别负责3个方向,带领辖下政策局发挥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政策。
李家超说,二十大报告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解决深层次矛盾,七一讲话成为政策蓝图,正正符合二十大精神。
对于抢人才成效,李家超强调香港本身有吸引力,好多方面是世界第一位,经历由乱到治,再加上政府有新手段招聘人才,以及积极的产业政策,相信可以达成目标。他说香港要告诉人自己的优势,有信心可以吸引海外人才。
TVB提出“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否会像新加坡淡马锡,是否会孵化独角兽企业,将来能否做到自负盈亏。此外北部都会区似愈来愈多部组负责,小组是否都是司长,会否因快得慢。
李家超回应指,香港已有产业政策,专注高端高增值产业,再者政府在不同架构配置吸引人才手段,相信对整体发展有利。至于选择哪些企业来港,李家超表示会审慎,虽然来不来由董事局做决定,但强调主导权在政府,会审视哪些企业最有潜质、对香港最有利,整体决定会以香港整体利益为依归,不会只着眼于赚钱。
他说,会着力提高治理水平,提到习近平七一讲话亦提到要提高治理能力,要从效能着手,又表示纵然有人有方法,但无指导亦好难成事,“只系乌合之众”。
至于政府在不同范畴设有不同架构,李家超认为有治理体系和效能配合才有作用,领导官员要在问题早期主动介入,要发挥指导作用互补长短,因此设立不同指标。他说政策一环扣一环,要多面发挥力量。谈到110个KIP指标,李家超说不是整个政府的指标,每个局都会制订自己的指标。
▼10月19日 李家超公布上任后首份施政报告▼
南华早报问到措施会吸引甚么公司来投资,招揽人才计划似新加坡,是否抄袭其他城市的政策。
李家超回应指,如果要吸引公司来港,就要帮助公司,例如政府决定甚么行业容易拿到资金,强调政府会有选择,而财政司会领导这一方面。李说,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回报,而是如何发展投资以增加香港吸引力,让人们知道香港有多强。长远来说,希望聚焦科技公司,如不科技公司,也会看对香港有价值的公司。
李家超说,所有地方都有政策吸引人才,他审视各地和香港的情况,因此选择百大学校,以短时间吸引人才来港,增加竞争力,又指会每年监察成效并调整政策。
检疫措施方面,李家超指会容许举办更多活动,放宽程度要视乎香港状况。
经济日报问楼市减辣传闻,以及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的详情。
李家超说,会度身订造引进企业名单及措施,设五项安排如读书、住宿等,会按照企业不同情况而有所不同。李家超指香港往往喜欢和他人比较,但不应妄自菲薄,措施要切合香港情况,强调香港本身有吸引力,“吸引力系我哋嘅DNA嚟 ,DNA唔会改变”。
▼10月19日施政报告2022年公布铁路及运输项目蓝图▼
有线问到如何留住本地人才,以及外地人才买家工花税退税及明日大屿进度。
李家超指,今次措施是为海外来港人才而设,只要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就能退税,希望措施可鼓励留港发展,落地生根,但不希望炒卖,要做到平衡,认为措施合理。
《施政报告》有留住及培训本地人才的措施,李家超举例如教育范畴中专上教育和职专教育,都是培育及挽留本人才,而增加资助及资历阶梯,让他们在港事业有成。
深圳卫视提到大湾区计划有甚么目标,有甚么区域性合作计划。
李家超说大湾区发展有多个层面,在领导层面包括设立融入国家发展督导组,制定策略方案,建立领导与领导之间的联系,又指很多开放性、开创性的建议,都要高层同意,才能提升效率和成果。
与深圳联系方面亦有很多工作范畴,大家有共同目标,例如河套区就有不少合作。至于香港和深圳前海、广州南沙,都有不同合作发展计划。
▼10.19特首李家超宣读施政报告2022▼
港台问如何留住人才,如何评估吸海外人才的成效,以及公屋缩减轮候时间如何落实。
李家超说吸引人才是具野心的,同时亦是现实的,要5年内实行到,相信政府团队,“唔使等6年”。他说,人们去其他地方,有些因个人原因离开,但香港具有吸引力,他想创造香港的未来,让人们发展。李家超说目标很高,要令香港成为更宜居城市,要有好的医疗制度,亦要令香港可以更成功,可以建立企业。他说香港有强大DNA,多年来建立了很多东西,令香港成为创科都会,希望“我哋一起,会令事情快啲”。
他说政府会建屋,如私人发展商参与会兴建得更多。
点新闻提出,特首政策组的详情和选拔准则如何,110个KPI指标的详情,以及地区关爱队职能否会与区议会重叠。
李家超说特首政策组今年会成立,人选已“心里有数”,多方面人才都有,亦了解香港情况、民情和民意,同时亦充份熟悉国家发展及政策,亦有国际视野,人选会尽快公布。
李家超说,上任时已设立“红队”,除了检讨、比判政策,更重要的是文化改革,要为政策做最坏的准备。
李家超认为KPI指标有作用,可监察进度及成果,当中有客观因素。他说最重视的是KPI土地房屋方面,例如简约公屋,而过程中的修例工作必须按设定目标进行。
区议会和关爱队方面,李家超说要求民青局及政制局研究,并提出建议,关爱队和地区行政有关系,但不是非常规限,无论将来是哪种结构及方式,应该对没有大影响。他说会首先成立两区的关爱队,以了解实施情况,再推展到全港18区。
明报问到简约公屋会否常态化,计划是否会终结,以及会否听取2019年修例风波后被捕青年的意见。
李家超说,今次新推出的简约公屋,《施政报告》解释了,现有的房屋供应计划,10年后可满足社会需求,问题是供应时间不平均,因此推出简约公屋以填补空缺,希望为等上楼的市民尽量提供更多房屋。他说,简约公屋可增加3万伙供应,令整体建屋量增加五成。长远来说,李家超强调要找到超过需求的土地,令10年后大家已经有足够房屋上楼。
李家超认为,简约公屋是破格思维,感谢团队及公务员同事,希望可以成功,满足市民的要求。
至于犯事青少年,李家超表示只要改过自新,都可以成为对香港有用的人,强调习近平亦提到要维系和谐稳定社会。他说,只要遵守《基本法》,大家理念一致,任何希望建设)家园的守法的人都会欢迎。
CNA问到㓥房时间表。
李家超说深切要求处理㓥房,又指有㓥房户等待公屋上楼等了3年,如果公屋供应更有效率,就有更多人不用住在㓥房。至于有人住在市区㓥房,而这些人本身无资格申请公屋,李家超指可能要住得近工作地方,背后有其他原因。
凤凰卫视问李家超如何看待习近平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
李家超回应指,二十大到国家要建立强化的现代化,李家超对此非常鼓舞,又指《施政报告》有相关的本地举措。他说现代化主要是指科技方面,香港在这方面有明确地位,在创科方面及其他现代化发展有一整个全面政策。
李家超说,要把整个科技研发产业落地,同时更要商业化发展,才可以做到现代化。他提到河套区会与深圳市合作,会有专项发展,做到创新亮点。
李家超表示,《施政报告》充份考虑习近平七一讲话中的四点必须和四点希望,是《施政报告》的思路方向,香港有独特优势,背靠祖国,联通国际,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香港会尽量发挥所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