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工联会黄国倡立会增大湾区代表 选委会5大界别各8人入议会

撰文: 周皓宜
出版:更新:

中央大幅修改香港选举制度,立法会和特首选举委员会组成势迎来大变动,包括立法会在地区直选及功能界别以外,增设选举委员会组别,而选举委员会亦会重新划分为5大界别,最终方案有待全国人大常委会揭盅。
全国政协委员、工联会理事长黄国接受《香港01》专访时表示,居粤港澳大湾区港人在议会缺乏民意代表,建议在选举委员会及立法会内增设大湾区议席。
黄国又倡议,倘选委会组别未来占立法会40席,可把有关议席平均划分予选委会5大界别,各界别占8席,以确保劳工基层界会有代表晋身议事堂,体现均衡参与原则,“纯粹(选委会)1500人入面任拣嘅话,我觉得我哋劳工阶层唔会占主导,选出嚟都未必系我哋。”

黄国:立法会21万人1议席 大湾区50万港人应至少有1代表

黄国指出,中央及特区政府大力推动大湾区融合发展,但香港与大湾区在医疗及税务制度上仍存在不协调的地方,例如目前香港医疗福利不可在内地使用,居大湾区港人被逼回港治疗,舟车劳顿;若父母到大湾区定居,在港子女无法享有供养父母免税额。

黄国说,社会对居大湾区港人关注度不高,政府“积极不干预”,如同让居大湾区港人“自己执生”,因此认为需要在选举委员会及立法会增设大湾区代表,维护居大湾区港人权益。他指出,现时立法会约21万人选出一个议席,而大湾区约有50万港人居住,至少应有一名议员代表。

扬言争立法会内选委会议席 倡5大界别各占8席

政圈就立法会组成有不同建议,“333”、“432”及“522”方案各有支持者。黄国说,立法会3大组别的议席分布模式并非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劳工基层所占的比例。他形容,中央改革香港选举制度是“做大个饼”,工联会将努力争取更多议席,除了地区直选及功能界别外,亦希望在选委会界别占一席位。他指,改革后的选举制度要体现均衡参与,各阶层各得其所,建议立法会选委会界别议席按比例划分给选委会不同界别。

他说,假设中央最终采用“432”方案,选委会界别占立法会40席,如果平均划分给选委会5个界别,各界别可有8席,让处列第三界别的劳工界和基层界也可分得议席,以确保各界别均衡参与,“纯粹(选委会)1500人入面任拣嘅话,我觉得我哋劳工阶层唔会占主导,选出嚟都未必系我哋。”

+3

批政府偏重商界 料将来会调整

建制派过去一直占议会多数,但争取政策时未必事事成功,例如民建联、工联会等政党力争的临时失业援助金多次被政府拒绝。黄国认为,原因之一在于政府施政偏重商界,期望选举改制后会有新一番景象,“中央对香港思路很清𥇦,香港未来施政要兼顾各阶层利益,不只是偏向商界,以前商界影响力太强,主导香港政治、经济及社会民生。”

他举例,政府动用900亿元公帑推行“保就业”计划,用上逾百亿元救国泰和海洋公园等,却不愿拿出150亿元推出紧急失业援助金,令到“打工仔”非常不满,料政府施政偏向商界的问题,将来会有调整。

中央出手修改香港选举制度,有人认为是香港民主倒退,黄国称,政治民主化与改善民生不能划上等号,“愈是民主化,社会愈动荡、不稳定,凡事议而不决,变成纯粹争拗。”他认为,大众应打破直选比例增加有助改善民生的迷思,强调任何选举制度也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解决社会民生问题,令市民安居乐业。

他相信,选举改制后议会内的政治争拗将会平息,议员可专注做实事,但同时市民会对建制派有更高要求,建制派要提供具针对性、有效的建议。他形容,政党提出诉求是“开支票”,成功落实诉求才是“兑现支票”,建制派要“做到嘢”,不可“得个讲字”。

工联会提“新时代 新工运”纲领 扩展大湾区服务

工联会近日提出“新时代 新工运”的新纲领,黄国表示,工联会未来会因应新时代转变,改善服务,例如考虑增设电竞工会、应用程式外卖员工会等。在大湾区方面,工联会将加强并扩展服务,例如增设关心长者服务;争取“港人港药”、以医疗券购买内地医保、在内地三甲医院使用香港医疗福利,以及筹办青年大湾区实习计划等。

为白领设专科医疗中心 强化专业培训课程

黄国续指,除为基层工人提供医疗服务外,工联会计划将服务扩展至文职白领,设立专科医疗中心,“法国医院的服务,65折的收费”。另外工联会将改善专业培训课程,纠正以往偏学术化的模式,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助“打工仔”应对时代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