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评《施政报告》六大房策 倡“新界大规划” 推动经济变革

撰文: 郑宝生 林剑
出版:更新:
关焯照。(资料图片)

六大楼市措施 无一可取?

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六大楼市措施,称照顾不同收入的市民,但究竟现实上又是否如她所说的这么简单?冠域商业及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关焯照如此评说:

增建过渡性房屋︰杯水车薪

关焯照表示,未来三年提供约一万伙过渡性房屋是杯水车薪,因为现时居住在㓥房的住户高达六万至七万户。倘若向无法挤进过渡性房屋的㓥房户提供租金津贴,又恐推高租金,“杀错良民”,令其他租客包括未合资格取得津贴的租客负担更重。

工厦改建公屋︰成本高供应少

关焯照指出,改建工厦的成本很高,当中包括要符合消防安全条例等,亦要处理采光问题。更重要的是,2009年活化工厦推出时,不少合资格的工厦已经改建,余下可供改建的工厦根本不多,预期相关供应不会太多。

加快售租置单位︰技术上有问题

“一来措施未必可以让原本的居民出售单位,搬离生活几十年的社区;二来相关楼宇已经变旧,而且部份单位卖出多时,一直都要出资保养,日后再出售单位,维修保养出资比例方面亦要妥善处理。”关焯照说。

《施政报告》其中一项措施,是预售居屋及增加白居二配额,但两项措施其实无增加供应量。(资料图片)

预售居屋、增白居二︰无增加供应

关焯照认为,绿置居可以免去租置的保养出资难题,不失为一个让公屋富户腾出单位、让公屋流转的途径。但预售居屋却无助解决问题,因为这些单位已经在预期供应之内,并没有增加供应。至于增加白居二配额,不用补地价,关焯照认为的确是吸引市民上车的因素,但如果在楼价上升的时候推出,就会变成

炒楼途径。他强调,增加白居二配额虽然可加快物业市场流转,但未有增加单位供应,象征意义大于一切。

安逸臣道建首置盘︰七折仍昂贵

“同样都是无增加供应,因为只是将原本私楼地皮转用途。”关焯照指,如果单位售价较贵,家庭月入可能要有六万至七万元才能负担。“就算是市价七折售楼,以现今楼市水平来说仍然是贵。”

放宽按揭︰实力不足者置业极危险

今次施政报告房屋政策中,最惹人关注的,自然是放宽按揭证券公司提供的按保计划楼价上限:首次置业人士申请最高九成按揭贷款的楼价上限,将由400万元提升至800万元,而可申请最高八成按揭的楼价上限则由600万元提升至1,000万元。

关焯照警告,有关措施的影响可以很严重。他指出,政策一宣布,二手成交就大增,反映有市民因该政策而入市,而这类买家可能首付不多,又忽视楼市下行的风险。回顾1998年董建华政府首次推出首次置业贷款,当时楼价虽然已经较高位下跌三至四成,但推出之后楼价继续下跌,不少人成为负资产。现在楼价仍未下跌,贸然入市风险就更大。“现时的情况与七十至八十年代不同,当年上车虽辛苦,但经济增长强劲,人工加幅可高达一成,而现时经济增长只有约3%,加薪幅度不会高,加上物价高企,万一经济下行,对于要节衣缩食来上车的人士将有巨大危机。”

关焯照提倡以《收回土地条例》收回部份新界地皮,用于整体交通基建规划,又指出发展商余下地皮价值会在打通交通配套之后上升,形容措施并非“斗地主”。(资料图片)

新界收地发展 关焯照:非斗地主

那么,香港房屋困局的出路在哪儿?关焯照总结:“土地供应是楼市问题的根本,而土地供应问题,政府规划不善是祸源。”过去多年政府拓地进展缓慢,特别是新界收地发展问题遇上各种阻力,关焯照提醒政府必须改变“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心态,不要怕“得罪商家”。他特别补充:“事实上,在新界收回土地发展亦不会得罪商家。”

“《收回土地条例》处理新界收地,并不是说要全盘收地,而是合理地、按机制定下的价格收回一些交通规划、公共设施及其他基建用地。当交通基建铺好之后,附近未收回的私人土地价值就会大升,因此不单止不是俗称的‘斗地主’,更是让地产商加快发展手上农地,做到互惠互利。”

关焯照强调,港府必须改变之前发展新市镇的思路。他建议,首先应该要大规模发展交通基建,以强大交通网打通全新界交通脉络。“建好主要干线、道路,以至大型隧道和天桥之后,发展商的农地就可以活化。”关焯照表示,活化农地未必是让地产商得益,因私人住宅土地可能占区域内地皮的一小部份,其他地皮可以有不同发展,而过程中“让别人赚一些无所谓”,更重要的是政府帮到社会和市民,达至加快发展规划的目的。“如果政府不首先发展交通基建,地产商亦无诱因兴建接驳道路,因为所费不菲,结果地区就无法发展起来。”他以白石角为例子,在吐露港公路旁边,有了交通配套,一发展起来就很容易。

关焯照表示,新界需要大规模发展,当中应该拨出部份土地发展新的优势产业,例如高科技发展等。(资料图片)

关焯照提出“新界大规划”概念,指港府应在收回的新界土地上全线发展,除了建成大型新市镇,更要有高科技发展,亦要有新的优势产业例如创意及文化产业,扩大科学园,又可以做优质的旅游区。同时,亦可以考虑在新界设立第三个核心商业区(CBD),让部份重要政府部门进驻,以提高区内经济活跃程度。外国城市亦有类似的分区,例如多伦多及附近地区会一并发展。他说:“发展新界时要更着重大型规划,不应再是沙田新市镇一般的区域发展,而是要结合商用、文化艺术、体育、科技,以及如瑞士、挪威一般的高质素专业教育,借新界土地发展,在劳工市场进行大型改革,推动香港经济变革。”

上文节录自第186期《香港01》周报(2019年10月28日)《学者评《施政报告》六大房策 倡“新界大规划” 推动经济变革》。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6月25日出版的第117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