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博弈? 发展商私下提“两大诉求”|政圈风声
地产市道不振、千亿财赤临门、北都大计又如箭在弦,政府和地产商之间的攻守博弈,已成政圈一大看点。 受制于客观环境,坚持手握土地供应主导权的政府,推地步步难为营,最新本季仅推东涌一幅住宅地招标,提供745伙。发展局局长宁汉豪解释,是因地产商仍需时部署,更明言已考虑了“市场意见”。
虽然政府发出“沟通”讯息,地产商却未完全收货,最近纷纷约见议员,提出“两大诉求”,游说议员支持。有建制派议员听过地产商“陈情”后,甚至担心北都发展会受影响。
《香港01》综合多位议员消息,地产商的“两大诉求”其一是简化审批程序,否则“你唔畀我起、我畀息都畀死”,另一忧虑是发展不确定,政府换届又可能随时改变地皮周边规划部署,担心“落叠”后影响楼价。地产商投诉审批过程繁复已非一朝一夕;抱怨政府“朝令夕改”却较少听闻,意何所指,仍有待观察。
发展商投地保守 政府归纳受息口及地缘政治影响
本季卖地计划出炉,发展局局长宁汉豪昨天(7日)公布将招标推出一幅位于东涌扩展区106B用地的住宅地皮,占地3.72万平方米,提供745伙。她解释近月港铁售出同区地皮,故是合适时机推东涌地。今次地皮位于海滨,以简单招标条款推出,毋须兴建任何政府设施及平整土地。
翻查2024年全年政府合共推出3幅住宅官地,最后成功批出2幅“蚊型”住宅地,位于柴湾祥民道用作私人兴建资助出售房屋的住宅地流标,与前一年卖地5幅比较,减少3幅。政府归纳发展商投地意欲保守的原因,在于高息及国际地缘政治因素,减息后发展商仍需时部署。
发展商指审批程序繁多
不过,发展商对“需时部署”却有另一种说法。最近有发展商纷纷约见议员,私下抱怨政府审批程序繁多,“你唔畀我起,畀息都畀死”,成本上升增加负担,变相窒碍投地意欲,很希望政府再简化程序,坦言“做一样嘢过十个部门,消防处,环保署……拖好多时间”,反而怀念以前工务局的时光。
埋怨发展不确定窒碍投地意欲
另一“投诉”是发展不确定。有发展商埋怨政府换届又随时改变地皮周边规划部署,并以白石角站周边发展为例,指当局一度说周边提供一万伙公私营房屋单位,惟面对该区私楼区的反弹,改以发展私楼为主,笑言一向卖楼花,过去一年有发展商也罕有要卖现楼,已“落叠”的就要无奈接受市场不确定的后果。
除了私下游说,地产界也有公开动作。昨天地产建设商会便跨党派联同经民联、民建联合办论坛,邀请发展局副局长出席讨论精简发展流程和提升效率。局方在会上强调2018年成立由发展局领导的精简发展管制督导小组,检视发展项目涉及的审批程序,以及理顺各决策局及部门之间与发展相关的规定,并在土地及建设咨询委员会下成立由专业团体和业界代表组成的联合小组委员会,提供常设沟通机制,让业界与政府商讨精简行政审批程序事宜。
然而,地产建设商会在会上重申土地发展经常受制于冗长的审批程序,间接窒碍土地利用率,再促请政府研究进一步精简土地行政程序,例如简化短期豁免书申请的处理流程等。
有建制忧虑审批程序不简化,会影响北部都会区发展,担心最后只有国企积极“落水”。这番“担心”是否言过其实,最后还看政府如何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