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科教改 学校推“一生一体艺”成效多少?|二十五载音乐回望

撰文: 来稿文章
出版:更新:

教育,主宰着一个专业的发展及从业员的质素。从回归至今二十五年来,不管你是从事教育工作,是一个学生,抑或是个家长,相信你对香港教育政策的改革及教育框架的转变,都一定印象深刻。没错,这些年来,香港的教育确是经历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检讨、改革,当中自然带来了不少争议。1998年入选“十大乐闻”第三位的正是“教育署正进行检讨香港中小学音乐课程”,我们又不妨探讨一下,香港这些年来的教育改革,对音乐教育带来了什么影响?

文:郑学仁、原题:“春风化雨”- 教育篇

《二十五载音乐回望》由2022年6月5日起,一连九集,逢周日早上10时至11时,于香港电台第四台(FM 97.6 – 98.9)播出。
https://www.rthk.hk/radio/radio4/programme/thetuneful25years

节目主持郑学仁博士和林家琦(左一及二)与拔萃男书院男郑基恩校长。

STEM教育对音乐科影响

香港的教育检讨、改革,不论是回归前或回归后,从来未曾有一刻暂停过。不过,回归后不少关于教育改革的事件,却令人记忆犹新。大家可能仍会记得早期推行的“母语教学”模式,强制大多数公营中学改用中文教学,而引发家长四处奔波,为子女寻找考入英文名校机会的情景;而后来推行的“一条龙”办学模式、“校本条例”的执行等,都一波三折,引发不少争议。而对整个教育框架影响最大、最广的,相信是三改四的课程改革了。

香港中学教育在回归前是跟随英国的教育制度,即三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预科及三年大学,俗称“三二二三学制”。回归后,教育统筹局(简称教统局,现称教育局)提出三三四学制报告,把中学改为三年初中、三年高中,而大学则转为四年制,新学制落实在2009年至2012年期间逐步实施。而伴随学制改革推出的“通识教育”及“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同样引来社会上不少争论,莘莘学子自然也需要一段长时间去适应新的课程及教学模式。

作为一个办学者,这些大幅度的结构性改革,对于经营教育事务又会带来什么冲击?在音乐教育方面又会有什么影响?学校之间普遍推行的“一生一体艺”是什么一回事?有什么成效?2017年教育局著意推广的STEM教育等,对音乐科的发展又有无影响?今个星期(7月10日)我们请来拔萃男书院的郑基恩校长与大家分享一下这些大家都关心的议题。

然而,过去的“十大乐闻”也记下了本港不少学校团体在国际音乐比赛中夺取殊荣的报道。拔萃男、女书院、圣公会林护纪念中学、德望学校、九龙华仁书院、香港旋律、玛莉曼中学、圣士提反女子中学等,不论是合唱、器乐、指挥等,都为香港留下辉煌的纪录。在享受累累硕果的今天,回首根源,这跟本地音乐教育的发展、“一生一体艺”等工程是否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我们且听郑校长为我们娓娓道来。

拔萃男书院男声合唱团2006年在现任校长郑基恩指挥下,夺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冠军。

音乐事务处推音乐教育

谈起音乐教育,相信覆盖面最广的,当推政府的音乐事务处了。这个以基层家庭为目标,著力推广普及音乐教育的机构,至今已经有44年历史了。回归以来,音乐事务处的工作依然有长足的发展,2016年度可以说是它教学规模的高峰期,相比2005年度的数字,不论是器乐训练班的数目,还是学员人数都有一个很明显的升幅。而作为精英演艺训练的香港演艺学院,于过去二十五年间,无论是学位课程,或是于2006度新开设的硕士课程,一样有很明显的发展。从音乐事务处的数字观察所得,2016年后几年间,学员数字逐步平稳回落,至2020年有明显的跌幅,这个跟英国皇家音乐学院(ABRSM)这些年间报考人数升跌的趋势十分吻合。究其原因,很大可能跟2020年后疫情大流行有直接关系,至于是否还可以连系到近年的社会事件,甚至人口结构的转变、出生率的下降等问题,这还有待更详尽的社会去研究。

香港儿童合唱团2006年参加匈牙利韦斯培罗合唱节夺“最受欢迎大奖”。

几年来疫情蔓延,无疑对大家的日常生活带来莫大的影响,而对演艺、教育、考核等的传统模式,在斗转星移之间,可能已经偷偷换了新天。大家可能会渐渐发现,不少音乐会已从舞台转到线上,不少考评如是,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如是,伦敦圣三一学院也如是。未来的演艺文化会是一番什么光景?7月10日(星期日)早上10时至11时,香港电台第四台《二十五载音乐回望》,林家琦、郑学仁会与你一起闲话香港音乐教育及考评。

玛莉曼中学2012年在第九届匈牙利Cantemus 大赛中夺金奖、最佳高大宜演出奖和最佳指挥奖。

【延伸阅读:中外乐团劲旅汇聚香港 过江龙震撼港乐舞台|二十五载音乐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