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际摄影节】听日你想点?女艺术家的答案是……

撰文: 潘浩欣
出版:更新:

如果我问你“听日你想点?”,你会怎样回答问题?十二位艺术家用影像、绘画及装置艺术去回答这个问题,诉说一个个日常故事。她们有的游走在大街小巷间,拍摄正在消失的城市景观;有的坐在家中,望出街外车水马龙的街道,将街道的快速影像投射在黑盒子中,展开对未来的联想。

邓凝姿作品《一百零八个在身边的女子》(香港国际摄影节)

策展人王禾璧和邓凝姿,与十位女艺术家先进行几次对谈,认识她们的创作习惯和感兴趣的议题,而她们大多的创作灵感源自生活和城市空间,策展人于是以“听日你想点?”为展题。

“我们并不是有什么控诉,不是想讲什么父权主义,并没有强调女性做艺术创作的特质,我们是想讲每日会发生的事情。”
策展人王禾璧

王禾璧说,她认为艺术家做创作时,并不会考虑自己是什么性别而以此去创作,外界认为女艺术家做的创作比较细致,这只是社会的既定看法。

朱颖文作品《元朗大旗岭—鸡仔》,重现儿时在乡间与小鸡玩耍的记忆。(香港国际摄影节)

王禾璧说,她认为艺术家做创作时,并不会考虑自己是什么性别而以此去创作,外界认为女艺术家做的创作比较细致,这只是社会的既定看法。

在黑暗中光绘 重现儿时回忆

向来关注香港本土文化和城市发展的艺术家朱颖文,选择用儿时回忆回答展题提出的问题。她回到元朗乡郊,慨叹香港的农地越来越少。在黑夜中,她站在田园间,并用光线画出一只只小鸡,重现儿时与小鸡玩耍的回忆,作品名为《元朗大旗岭—鸡仔》。她用大灯箱装裱八张照片,而灯箱物料突显前景的农田,背景则是高楼大厦。

邓凝姿《一百零八个在身边的女子》,描绘平凡女性的不同面貌。(香港国际摄影节)

街上抓拍 108个平凡女性的独特之处

除了用影像去追溯儿时回忆外,身兼策展人的艺术家邓凝姿将镜头指向街上的女途人。作品名为《一百零八个在身边的女子》,拍下不同年纪的女途人在街道上行走的自然面孔,有人在对话,有人在拍照,而观众更可戴上虚拟实境眼镜观看女途人照片。邓凝姿表示:“借喻水浒传以男性为首的英雄人物及其近乎的悲情故事,反照在我们周遭没有察觉的平凡女性景况。”

我们每天在路上遇到多少途人,却匆匆擦身而过,何曾注目关怀?媒体关注的女性,又大多是身材与样貌娟好的美女,而邓凝姿将观众的注意力聚焦在平凡女性身上,令人细看这群女性的独特之处。

自问自答 探索人性欲望

有艺术家用镜头探索自身与城市的关系,亦有艺术家将镜头反向自己,思考个人生活的欲望。艺术家林慧洁的录像作品《告解》以分屏(Split Screen)形式展示两个自己的对话,一问一答,细碎地诉说出自己对食物、恋爱、安定生活的种种思考,细腻文字读起来诗意盎然。

“这儿满地泥泞。你害怕吗?/ 我不害怕。/ 那你害怕什么?/ 我害怕净土的地方。/ 这儿根本没有净土。”
林慧洁《告解》中的自问自答
林慧洁的录像作品《告解》(影片截图)

林慧洁曾到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参与联展,或担任驻场艺术家,每当看到感兴趣的画面,如斑驳的泥泞、和谐的光线时,便会拿出相机录制短短的影片,建立一个图像和影片的档案库。当她收到这次的展览题目时,便想到用收集的片段制作一条短短的影片,讲述自己面对的人生问题,“对于人生的欲望这些难题,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男男女女都要面对,希望作品可以与观众作出对话,从而带来反思的机会。”

“听日你想点”展览

日期︰即日至9月26日(逄星期二休馆)

地点︰沙田文林路一号香港文化博物馆专题展览馆一及二

策展人:王禾璧、邓凝姿博士

参展艺术家:卓有瑞、朱颖文、林慧洁、林玉莲、卢婉雯、苏秀仪、苏慧怡、邓凝姿、邓凝梅、黄丽贞、王禾璧及姚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