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 机器人微创技术治疗肺癌于上海一医院完成
撰文: 陈进安
出版:更新:
据上海市胸科医院周五(4日)消息,近日,该院副院长、呼吸病介入诊疗中心主任孙加源带领团队成功展开全球首例支气管镜机器人系统引导的经支气管射频消融治疗,该“机器人+呼吸介入”模式开启了肺癌微创治疗新世界。
据介绍,支气管镜机器人是世界呼吸介入领域最新前沿技术,现时,全球仅有少数发达国家实现了成熟应用,主要运用于肺结节的诊断。2023年,孙加源领衔展开一项以经支气管周围型肺癌消融技术为核心的临床试验。2024年3月,Ion支气管镜机器人系统在中国正式上市,并在9月6日在上海市胸科医院完成首台商业使用产品装机。
71岁患者王先生术前4个月经体检发现其右肺上叶磨玻璃结节,怀疑为早期恶性病变。一周多前,孙加源带领团队为王先生实施经支气管冷冻活检术,术后病理确诊肺腺癌。
对于外科手术,王先生有抵触情绪,孙加源综合考虑患者和病变的临床特征等情况,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后,为其定制支气管镜机器人系统引导的经支气管射频消融治疗方案。
得益于机器人系统的灵活性、精确性和稳定性,术中在形状感知技术和内镜视野的引导下,医生操作器械,顺利到达目标支气管,成功将消融针送入病灶内。在经锥形束CT精准确认后,予以射频消融治疗。术后,患者即可下床活动,翌日CT检查显示病灶完全覆盖。
孙加源表示,医院后续将继续发挥支气管镜机器人系统的优势,大力开展肺癌经支气管微创消融技术,不断提高呼吸系统疾病的经气道诊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