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量联行:新一浪移民潮对本港楼价负面影响轻微

撰文: 蔡伟南
出版:更新:

仲量联行公布的《香港住宅销售市场综述》指出,按1980及1990年代出现的上一浪移民潮期间的楼价走势推测,估计香港近期的新一浪移民潮虽看似对住宅楼价不利,但事际上对正处于升轨的楼价影响轻微。

仲量联行香港项目策划及顾问部资深董事李远峰表示,政府针对楼市的辣招令置业成本显著上升,导致住宅交投量下跌但楼价上扬。现时住屋需求仍然强劲,全球推行量化宽松措施亦令利息低企,同时本港住宅供应仍紧绌,因此移民潮出现令移居人士放售持有的物业,致二手市场的交投增加,这种交投量高的二手市场将更能有效反映市场的潜在动力。

移民潮增加二手市场交投

根据积金局资料显示,2020年第三季因永久离开香港而申请提早提取强积金的个案达到8,100宗,较2019年平均每季7,600宗高。有关数据为反映移民数字的主要指标之一。

仲量联行李远峰表示,移民潮出现令移居人士放售持有的物业,导致二手市场的交投增加。

该行认为,市场有忧虑越来越多人因移民决定出售物业,会为楼价造成压力。然而近期以至1997年前的市场观察结果,均否定了此推测。

根据英国广播公司引述香港政府数据显示,1985至1997年间,约有576,000名香港居民移民外地。期间,根据差饷物业估价署资料,中小型住宅楼价 (甲类、乙类及丙类住宅) 上升超过750%,平均每年上升19.6%,而同期的平均每年正常的经济增长率为14.2%,反映住宅楼价受移民潮的影响甚微。

移民潮影响难扭转住宅供求失衡

尽管过去两年香港经济受到全球新冠疫情及社会事件影响,中小型住宅楼价仍然企稳。仲量联行住宅指数显示,2019年中小型住宅资本值上升0.2%后,2020年仅下跌1.6%,即使同年本地生产总值下跌6.1%,失业率上升至7.2%。

仲量联行大中华研究部主管黄志辉表示,虽然移民潮看似对住宅楼价不利,但事实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轻微,不足以扭转现时住宅供求严重失衡的困境,所以预期在移民潮中住宅楼价仍可企稳。

仲量联行黄志辉表示,虽然移民潮看似对住宅楼价不利,但事实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轻微。